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ppt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 第十三讲 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 本章重点内容 汪曾祺的短篇小说观和他在小说文体创造上的自觉意识 汪曾祺在废名、沈从文,与阿城、贾平凹之间承前启后的作用 汪曾祺小说的个人化特点 《受戒》在新时期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它在中国20世纪小说散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汪曾祺小说对当代小说文体的意义 汪曾祺小说的特征 小说是回忆:描写故乡淳朴的民情风俗、童年的纯真生活 小说的散文化:结构上的松散自然,生活素材的自由出入——非情节性、反戏剧性 叙述态度平和恬静,语言简洁清淡,节制而富有弹性:“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和谐与唯美的美学追求:“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我们当然需要有战斗性的,描写具有丰富的人性的现代英雄的,深刻而尖锐地揭示社会的病痛并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悲壮、宏伟的作品。悲剧总是比喜剧更高一些。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关于〈受戒〉》) 汪氏小说观及对小说散文化的自觉追求 他在《汪曾祺自选集·自序》中说:“我只写短篇小说,因为我只会写短篇小说。或者说,我只熟悉这样一种对生活的思维方式。” 他在《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中所说:“我的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散,这倒是有意为之。我不喜欢布局严谨的小说,主张信马由缰,为文无法。” 汪曾祺的小说大多取材于他的童年和家乡的生活,既不特别设计情节,也不有意制造矛盾和冲突,而是专注于风俗民情的表现,这些风俗民情并不主要用来推动故事发展和人物性格变化,也不仅仅作为背景存在,它们作为一个民族集体文化心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恰恰决定了人物的命运。他的小说没有较强的故事性,与“戏剧化小说”背道而驰,使小说呈现出如日常生活一般的自然形态,同时,作家又具有在琐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眼光,总能在“散文化”中创造一种生活的“诗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汪曾祺是一个有着清醒意识的文体家 汪曾祺“承前启后的作用(1) 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受到废名和沈从文的较大影响 废名作品的特别之处,是田园牧歌的情调加上古典式的意境的营造,致力于乡村的风土人情,特别是乡村的儿女情态,他所写的是“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 沈从文是湘西生活的叙述者和歌者,在湘西那块想象中的乐土,创造着他的理想人性 以废名和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家,在创作上 “通过作家人生体验的融入、散文化的结构和笔调,以及牧歌情调或地域文化气氛的营造” 形成了“文体风格趋于生活”的共同特点,在理论上对“戏剧化小说”进行质疑,主张消除小说的戏剧化设计,展示生活的本色,写作自自然然的散文化小说或“随笔风格的小说” 汪曾祺“承前启后的作用(2) 萧红40年代创作的《呼兰河传》也是散文风格的小说作品,因其故事性不强而被忽视 新时期汪曾祺的出现,连接上了这种被中断和遗忘的小说风格 汪曾祺小说在文体上的创造,又影响着阿城、贾平凹等一些小说和散文家的创作。表现特定地域的民风民俗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80年代小说创作中最为流行的方式和观念。汪曾祺关于“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的观点,对“寻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82—1983年间,王蒙的系列小说《在伊犁》;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都力图从民族文化和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力量,以求达到对当代生活困境的解脱和超越 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在我国的发展(1) “中国古小说的起源”:先秦的《山海经》等古籍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具有较完整的故事和一定人物形象的篇章 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魏晋时期,如干宝的《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 “唐传奇”:标志中国小说的成熟 宋元话本:对小说创作的进一步推动,但与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仍有较大的距离 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使小说本身成为了中国文学整体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种体裁,小说家对小说文体的选择仍然是被动的,仍然受制于作品的表现内容。短篇的“三言”、“二拍”和《聊斋志异》,还是长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小说艺术都真正地走向了成熟,但也成为难以逾越的高峰 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在我国的发展(2) 进入现代以后,小说创作在继承古代小说传统的同时,更多地是借外国小说在形式上的灵活多变,来打破传统“章回小说”的陈旧模式,小说家们的“文体意识”开始萌生 20世纪50年代,出现一批以写作短篇小说而著称的作家,在理论界也曾专门就“短篇小说”这一形式进行过讨论,提倡人们重视短篇小说的艺术价值。但是,除了有人真正看到了短篇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因为人们都看好长篇小说而出现了忽视短篇小说的倾向;二是当时的许多作家文化水平都不高,创作经验也不足,相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