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行为主体.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行为主体

浅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行为主体   一、对于本罪“近亲属”的理解   刑法第388 条之一中对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近亲属”的规定包括两类: 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和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由于我国现行不同的法律对之有不同的规定,并且刑法条文没有对本罪近亲属的范围做出明确规定,致使其范围模糊不清,给司法实践带来了适用上的困难。   (一) 现行法律关于近亲属范围的规定。《刑事诉讼法》中对于“近亲属”的规定: 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公务员法》中对于“近亲属”的规定: 近亲属为与国家工作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   (二) 学界关于本罪“近亲属”范围的主要观点。对本罪中“近亲属”范围的理解,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的“近亲属”应采用现行《刑事诉讼法》第82 条的规定,即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第二种观点认为, 《刑事诉讼法》关于“近亲属”界定的范围明显过窄,应予以适当扩大。第三种观点认为,本罪“近亲属”范围的界定,应依据国家对公职人员管理的行政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考量。因此本罪中的近亲属,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   (三) 本文认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中的“近亲属”应适用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近亲属”的规定,具体理由如下: 符合刑法的谦抑性要求。刑法的谦抑性表明,在可以适用民法、行政法等前置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动用刑法,只有在其他前置法律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才可以动用刑法。民事法律主要是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主要是调整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以及行政相关人之间的行政关系,而刑法最主要的目的是惩罚犯罪,其手段明显较民事法律、行政法严厉。而且,从刑法的处罚必要性来讲,刑法处罚的一般都是社会危害性较大的行为。故而,刑法中关于近亲属的范围也应小于民法、行政法等前置法的范围,因此,以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近亲属的范围为宜。并且,以刑事诉讼法中的近亲属规定符合刑事一体化的要求。刑法是实体法,而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二者统归于刑事法律。刑事一体化的精髓就在于构建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为了保持刑事法律的系统性和有效运行以及系统内部法律概念的关联性、互通性以及牵制性,在刑事诉讼法对“近亲属”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刑法在定罪量刑时参照与之最接近的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是理所应当的。有学者担心如此以来会形成处罚漏洞,本文认为,此种担忧虽不无道理,但有失偏颇。对于除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近亲属之外的其他亲属,完全可以归入“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的范围,并不会形成处罚漏洞。综上,对于本罪“近亲属”的范围应采用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近亲属的规定为宜,即本罪中的近亲属范围包括: 夫、妻、父、母、同胞兄弟姐妹。   二、对于“关系密切的人”的理解   “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悉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但是,由于刑法条文本身没有对何为“关系密切的人”做出清晰的规定,因此,对于如何理解“关系密切的人”一直是本罪名中争议最为激烈的焦点之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毕竟是属于身份犯罪,因此,对于“关系密切的人”有必要做出准确界定。   (一) 理论界主要观点。针对何为“关系密切的人”,理论界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有观点认为“关系密切的人”包括基于血缘产生的关系、基于学习和工作产生的关系、基于感情产生的关系、基于利益产生的关系等。还有观点认为“关系密切的人”是指“两高”2007 年7月8 日颁布的《关于办理受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的“特定关系人”。更有观点认为“关系密切的人”是指任何人,刑法根本没有必要对本罪主体进行界定。   (二) 本文观点。应当对“关系密切的人”进行实质解读。笔者认为要想对“关系密切的人”做出一个清晰的界定,应该从实质层面进行解读。基于此,对于“关系密切的人”应界定为“能够对国家工作人员施加实际的影响力并利用该影响力进行受贿的人”,具体理由如下:采取列举的方式对“关系密切的人”的范围进行界定,虽然清晰明了,便于司法操作,但并不能把现实生活中所有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一一列举出来,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处罚漏洞,放纵犯罪分子。同时,对于何为“关系密切的人”可谓人云亦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人看来两人关系密切,但在他人看来就未必如此。因此,对于“关系密切的人”,司法实践中根本没有明确的标准,司法解释也不会给出一个明确的便准。“对于关系是否密切,应充分考虑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或离职国家工作人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