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下的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新课标下的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知识精析
1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通过表格进行对比,了解其发展进程,明确任何知识和原理都是经历了许多科学家不断努力而逐步得已完善的。
时间·人物 依据 结论或假说 19世纪末欧文顿 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世纪初 分离并分析出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1925年荷兰 把红细胞膜中的脂质提取出来,在水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其面积是红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20世纪40年代 有学者在荷兰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 “双分子片层模型”:细胞膜是由双层脂质分子及内外表面附着的蛋白质构成 1959年罗伯特森 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特点:静态结构 1970年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以镶嵌、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①镶嵌性:②流动性:③不对称性:⑴人鼠细胞融合杂交实验⑵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 ⑶白细胞吞噬细菌 ⑷胞吐(分泌)与胞饮 ⑸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 ⑹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 ⑺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 ⑻高尔基体的产生与分泌泡的分泌行为
3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含义是:它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细胞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细胞需要的一些大分子物质采用膜泡运输的方式(内吞、外排或胞吞、胞吐)进出细胞;不被细胞选择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三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可以由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图例 举例 O2、CO2、H2O、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的方式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等 表示曲线(一定浓度范围内) 典例精析:
典例1 (2007四川理综)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已”
D.分泌蛋白质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解析] A细胞经分化后形成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也会不同,表现出与细胞功能的适应。细胞生物膜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是通过膜融合来实现的。细胞的识别作用是通过糖被来实现的。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要发生内质网—小泡—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的变化,所以能够促进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
典例2 (2006哈尔滨模拟)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四种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X的方式是 (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内吞和外排 D.无法判断
[解析] A分析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应从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入手,尤其从载体蛋白和能量两个方面考虑。曲线①说明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不受其它因素的限制,应为自由扩散。氧气浓度的高低能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能量的供应,而主动运输、胞吞胞吐需要消耗能量,曲线③说明运输速度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这种方式不是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而是一种被动运输方式(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曲线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升高运输速度加快,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度不再增加,而保持稳定,说明这种运输需要载体,不是自由扩散和胞吞胞吐,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曲线④说明运输速度与氧气浓度有关,说明这个过程是需要能量的,可能是主动运输或胞吞胞吐。经综合分析,运输物质X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三、友情提示:
1.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联系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如细胞膜中的部分蛋白质充当了载体,运输物质进出细胞,只有它是运动的,才能运输物质。
2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因素
运输方式 影响因素 自由扩散 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协助扩散 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②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主动运输 ①载体;②能量(凡能影响细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期中考前动员班会 课件.pptx VIP
- 05 专题五:二次函数与面积关系式、面积最值问题(铅锤法);中考复习二次函数压轴题题型分类突破练习.docx VIP
- xfer records serum血清合成器中文说明书.pdf VIP
- 审美鉴赏与创造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南昌大学.docx VIP
- JB∕T 7947-2017 气焊设备 焊接、切割及相关工艺用炬.docx VIP
- 响应曲面法(RSM).pptx VIP
- 上海普通公路设施养护维修预算定额上海普通公路设施养护维修.PDF
- 高频精选:保险行业面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试验设计与分析教学课件-响应曲面法.pptx VIP
- 村委换届选举实施方案4篇.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