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慧财产
案例:
大學生某甲,見自己喜歡的歌手於近日出了新唱片,但覺得正版CD實在太貴了,遂從KO音樂網站上下載該歌手整張新專輯的MP3音樂檔案至其個人電腦硬碟中,甲之下載行為是否構成著作權之侵害?
壹、智慧財產權之概念介紹
一、智慧財產權之意義
智慧財產權,在一般人認識中,通常是指專利、商標與著作權,然而其實智慧財產權的概念範圍相當廣。我國現行法規中對於「智慧財產權」乙詞並未有明確之定義,而國際公約上就此則有明文規範。由國際公約觀之,智慧財產權大體上可分為工業財產權(產業財產權)與著作權兩方面。前者包括發明、新型、工業設計、商標、服務標章、產地標示以及不公平競爭之防止等等;後者則包括著作權與著作鄰接權。因此,智慧財產權不僅是對於「人類運用精神力創作之成果」的保護,同時亦及於對「產業正當競爭秩序」的維護。
二、我國保護智慧財產權之法律體系
保護文化創新 專利法—新式樣專利
著作權法 著作權
著作鄰接權
保護技術創新 專利法 發明專利
新型專利
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植物新品種
積體電路電路布局法-積體電路電路布局
保護正當競爭 商標法—商標
交易秩序 公平交易法
營業秘密法
三、保護智慧財產權之省思
智慧財產權,基本上賦予權利人取得專屬使用的地位,並排除他人的使用,以保障精神創作人的利益。然而智慧財產權制度的最終目的在於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賦予私權、保障私益只是一種手段和誘因而已。因此制訂與適用智慧財產權相關規範時,必須考慮兼顧社會公眾的利益,而非只是純然考慮精神創作人的私益。若賦予精神創作人完全的排他權利,非經權利人同意不得使用該精神創作成果,固提供其最完整且周延的保護,但同時也使社會大眾或其他人喪失自由利用、學習、利用該精神創作成果的空間,不利社會整體發展。因此制訂智慧財產權規範時,必須在賦予精神創作人特定權利與公共利益間為調和平衡,讓社會大眾在一定的範圍內可以合法使用受保護的客體,而不須事先得到權利人的同意。
貳、商標法之介紹
一、立法目的
制定商標法之目的,依商標法第一條規定,係為保護商標權及消費者利益、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促進工商企業正常發展。商標制度旨在鼓勵一般人申請商標註冊,使申請人得專用其註冊商標圖樣,以俾消費大眾藉此可辨別不同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不構成混淆。因此,商標法之目的,不僅在保障商標權人權益與消費者利益,同時亦具有維持正當、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功能。
二、商標之註冊要件
我國商標權之取得係採取先申請註冊主義,必須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註冊,才能取得商標專用權,而商標圖樣須符合以下要件方有可能核准註冊。
(一)積極要件:具有識別性或第二意義
識別性,係指相關消費大眾,就該商標與指定使用之商品或服務,足以與其他商品或服務相區別者而言。商標法第五條第二項就此有明文規定。
商標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商標,應足以使商品或服務之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標識,並得藉以與他人之商品或服務相區別。」
第二意義係指,某些商標圖樣一開始不具識別性,但經申請人長時間的使用,致該圖樣除了原有的一般性意義外,更產生表彰商品或服務之識別功能者,則視為具有識別性,因此商標圖樣取得第二意義時,亦具有識別性,則符合註冊積極要件。例如:「大家說英語Let’s Talk in English」指定使用於書籍、雜誌、期刊等商品。「多喝水」指定使用於礦泉水、汽水、果汁等商品。「學前教育」指定於雜誌商品。型專利193023號:針對不同年齡,在頭部支撐座可三段式調整,讓頭頸部感覺更舒適。底座可拆卸單獨使用,部套也容易拆下清洗,永保清新潔淨。使用年限長,非一般市面產品僅適用在嬰幼兒時期,本產品適用年齡可達十二歲,產品壽命長達十年以上依法設立之各級學校及其擔任教學之人,為學校授課需要,在合理範圍內,得重製他人已公開發表之著作。第四十四條但書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供個人或家庭為非營利之目的,在合理範圍內,得利用圖書館及非供公眾使用之機器重製已公開發表之著作。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必要,在合理範圍內,得引用已公開發表之著作。合法電腦程式著作重製物之所有人得因配合其所使用機器之需要,修改其程式,或因備用存檔之需要重製其程式。但限於該所有人自行使用。
前項所有人因滅失以外之事由,喪失原重製物之所有權者,除經著作財產
權人同意外,應將其修改或重製之程式銷燬之。揭載於新聞紙、雜誌或網路上有關政治、經濟或社會上時事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