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丛品教授治疗鼻鼽的临床经验
浅谈丛品教授治疗鼻鼽的临床经验
丛品教授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和教学工作余年, 学贯中西, 医术精湛, 学验俱丰,方药运用灵活, 善于辨治各种耳鼻咽喉疑难杂症。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丛品教授治疗鼻鼽方面的独到经验总结如下。
1.疾病溯源, 治循理法
鼻鼽, 或称鼽嚏, 是指以突然和反复的发作鼻痒, 喷嚏, 流清涕、鼻塞为特征的鼻病。相当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鼻鼽的症状描述,可以追溯到西周, 《礼记月令》中有“ 季秋行夏令, 则其国大水, 冬藏殃败, 民多鼽嚏。” 鼽嚏交作也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清《张氏医通卷八》则将鼻鼽分为外寒内热证、风寒、寒证、鼽涕证、鼻鼽兼鼻息肉证五种类型, 分别立方治疗。
鼻鼽临床上基本分型: ( 肺虚感寒肺主气, 幵窍于鼻, 外合皮毛, 司腠理开合。肺气充足, 则卫外坚固, 若肺气虚弱,则卫表不固, 腠理疏松, 风寒异气易乘虚而入, 以致宣降失调, 津液停聚, 鼻窍不利而为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曰:“ 肺气通于鼻, 其脏有冷, 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 肺脾气虚脾属土, 为肺金之母。脾土不沃, 生化乏源, 以致肺气不足, 鼽嚏不止, 肺气虚弱日甚, 日久子盗母气, 致肺脾气虚加重, 由于卫表不固,易感风寒异气之邪, 故而鼻鼽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正如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 肺金受邪, 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
( 肾阳亏虚肾为先天之本, 诸阳之根, 主纳气, 命门之火温煦脾土。本病患者多有肾阳不足, 以致温煦失常。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脾肺三脏气阳亏虚, 内有寒水上泛而不能制, 外有腠理疏松而不能防, 反复遭受风寒异气而发病。故而, 鼽嚏频作不止。《素问宣明五气篇》曰:“ 五气所病, ? 肾为欠, 为嚏。”丛品教授认为, 鼻鼽的发生, 乃在肺、脾、肾三脏虚损的基础上,感受风寒异气, 鼻窍受邪所致。病初多在肺脾, 久之累及肾阳, 故初治肺脾, 甚治脾肾。而临床上以肺脾气虚型尤为多见。总之, 本病以气虚、阳虚为本, 风寒异气淫侵为标。
2.临床经验
丛品教授在运用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造诣颇深, 独具匠心, 为广大患者所称道。
2.1用药甘温, 益气护阳: 中医药在治疗鼻鼽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中医具有整体辨证,改善体质的特点。本病与体质相关,越来越多的鼻鼽患者来寻求中药的治疗。丛品教授认为, 鼻鼽是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是肺脾肾气虚、阳虚, 标实为外感风寒异气之邪。肺主气, 肺气虚致卫表不固, 易感风寒异气,寒邪袭肺而发为鼽嚏。其屮肺气虚的原因在于脾虚而生化无力, 升降失常, 肺气宣肃不利, 通调水道失常。肾气有赖于肾阳温化,肾阳为元阳, 肾阳虚则一身之阳皆虚, 失其温煦,气化失职, 脾不能生气, 肺不能运气,肾不能纳气。故在治疗上当用益气温阳之法, 运用廿温之药, 甘以实脾补气, 温以扶阳渗湿。常用麻黄、防风、荆芥、细辛、桂枝等以宣肺散寒,调和营卫; 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等以健脾益气; 以仙灵脾、仙茅、金樱子、葫芦巴、补骨脂、附子等温肾益阳。切忌用过于寒凉之药, 以避免损伤阳气。
2.2因时制宜, 调适温凉: 丛品教授在中药运用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灵活,恰如其分, 往往药到病收。临床上常用药味有: 辛夷、细辛、僵蚕、丹皮、白芷、苍耳子、蝉脱等具有祛风凉血、镇嚏通窍的作用, 应用得当, 改善鼻鼽的症状非常有效。临床应用重视两个方面:
一是要掌握药物的性味归经, 鼻鼽有明显的季节性, 特别在季节更替之时尤易发作, 因此用药应因时制宜, 调适温凉。根据发病季节不同有明显的季节用药特点,在冬春多用辛温, 如麻黄、荆芥、防风、细辛、桂枝等温肺散寒、调和营卫;夏秋可用辛夷、桑叶、菊花、紫草、丹皮等清宣肺气, 凉血透邪。二是突出“ 辨证论治”原则,凉者温之, 热者疏之, 用药轻清, 上扬头面, 不宜用过分寒凉药味, 以免损伤阳气。
丛品教授认为要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 鼻鼽病在鼻窍, 根在脏腑经络。本病虽然以虚寒为本, 有时也会夹杂一些头痛、涕黄、舌边尖红等肺热之象,短期可以清宣肺热的治则, 以治其标, 中病即止, 不宜久用。
2.3配合外治, 疏经通脉: 丛教授认为对于鼻鼽反复发作, 而药物作用不明显的患者可运用鼻丘的割治或冷冻治疗。鼻丘割治是以中医经络学说及局部解剖生理为基础,及鼻为血脉多聚、清阳交会之处, 循行鼻部和鼻旁的经脉多属阳经, 而阴阳经脉相互交接,故割治鼻丘有疏通经脉, 通利鼻窍的作用; 鼻丘割治可以阻滞活性过高的副交感神经对鼻粘膜腺体血管的异常调节,降低鼻粘膜敏感性, 从而缓解鼻痒、打喷嚏、流清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