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学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 校本教学研修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顾泠沅 王 洁 一、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讨论 1、专家与新手的差异比较 通常关于专家研究的文献表明,他们的知识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1)专家的知识是专门化的,而且限于特定的领域,他们在运用知识时达到娴熟甚至自动化的程度。 [领域分布的共识] (2)专家所具有的知识大多是缄默(不能解释)的、个体化的,而且嵌入于情境活动之中才能学会(“不可言传,只可意会”)。 [默会知识论的观点] (3)专家具有复杂而组织结构良好的知识基础,具备有意识的思考和反思的特点。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2、问题讨论 (1)关注静态比较,未关注形成过程的关键特征 专家形成过程——回应学习与工作环境的行动方式促进其专业发展: 不断选择以成长机会“最大化”的方式处理任务,在“能力极限边缘工作”。 不断把看似常规的行为“问题化”,凭着大脑资源再投入用以解决拓展性的新问题。 从职初教师到有经验教师、再到专家教师的成长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两类知识之间互动关系不能割裂,值得进一步深究 明确知识是关于事实和原理的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具有可编码、可传递、可反思的特点;默会知识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怎么想、怎么做)。它们构成“冰山”上下关系的模型,不可割裂。 成为专家教师,他们的学习与创新呈现四种基本行动方式:听中学、做中学、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由此处理知识与经验、理性思考与行为改善的互动关系。 (3)领域专门化知识的结构分析极为重要 舒尔曼(Shulman,1986)指出,教师怎样理解学科知识对教学十分重要,这一问题被以往的研究者忽视了,他把这样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称为“缺失范式”。 教师的知识组成包括学科的系统知识和该学科的教学知识两个方面,专家教师的教学知识基于对学科知识的通透理解,具有深度、宽度和完整度。 静态--差异比较,动态—行动中成长 根据前面的讨论,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关注实践智慧的动态发展过程、关注听中学与做中学的互动关系以及专门知识结构的完整度(尤其要重视学科思维的作用)。 “得到教师证照只是拿到了一把打开教师专业成长机会的钥匙而已”( Burke,1987),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主要发生于以学校为本的在职阶段,其核心是获得产生于处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情境过程的专门化知识。 二、 基于行动的校本教学研修 1、教师在职教育的困惑 (1)教师教育面临困惑 教师在职教育有多种形式,如短期课程培训、单元式工作坊、教学观摩研讨等,所有这些形式都要面对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了这类培训后,都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这已成为不易解决的“顽症”。这一困惑,国内有,国外也存在。 结合课例的同事互助指导(peer coaching) 同事互助缺少专业引领:校内同层级教师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了纵向的引领,尤其是在当今我国课程发展大变动的时期,先进的理念如若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研究者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 侧重于个案讨论的案例教学方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 案例讨论缺少行为跟进: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毕竟与医生、律师、工程师不同。比如说后者技术含量高,前者工艺性特别讲究;后者的学习与培训采用书面个案讨论的方式很能有所建树,而前者还需在反复讨论中做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 2、我们的实践与体会 (1)教学研修足以改变一所学校——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的发展(1977年至今) 一所一般的学校成为“端正教育思想”(吕型伟)、“教育改革的楷模”(刘佛年); 教学研修是学校发展的引擎: “怎样上好一堂课” [常规常新] 关注课堂实务 “怎样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教育学是使人聪明之学] 渴求专业理论 “活动—发展教学新格局” [各科迁移,诸育并进] 挑战能力边缘 “行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继承与创新、规范与选择、 接受与活动的两极张力] (2)上海市青浦教学改革实验(1977—1997)研究方法 (3)成功要点 打造中小学与教师进修院校联合的实践型学习共同体,将教师的教学、研究和进修整合起来。 在行动研究中注入理论思考的活力,通过经验与理性的两个回路改造现状。 将教师的学科思维(学科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