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文字狱”及其对司法活动的冲击
清代“文字狱”及其对司法活动的冲击
我国封建社会“文字狱”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秦始皇“焚书坑儒”可谓最大的“文字狱”焚烧大量儒家经典典籍,导致许多典籍失传,秦始皇还亲自圈定了460余人活埋于咸阳。汉朝的杨挥因为写了《报孙会宗书》讽刺朝政而被腰斩,也属于典型的“文字狱”。清代的“文字狱”更是不计其数,对经济、社会、政治、军事和文化艺术、司法审判等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冲击。
一、清代“文字狱”成因及简要沿革
1.清代“文字狱”的成因。清代“文字狱”较为盛行,“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加强对全国的文化控制、思想控制的重要措施。清代的统治者为了防止知识分子的反抗,以及为镇压某些反抗清王朝统治的知识分子,从这些知识分子的作品当中摘取字句、胡乱罗织罪名将其“查办”导致许多冤假错案的产生。“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清代时期最为盛行,清代的“文字狱”从顺治时期开始,后来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均不同程度存在,清代“文字狱”盛行140余年,对司法审判活动产生的冲击不容小视。清代是满族统治的时代,对汉族的控制达到了十分严苛的地步,汉族文人如果在其著作中稍微显露对满清统治者的不满情绪,清代统治者便想方设法大兴“文字狱”,并且株连甚广。整个满清王朝“查办”的“文字狱”数量惊人,其中有极少的案件确实是有着一定合理原因的,但是大部分案件均属于捕风捉影,导致许多无辜的文人学士遭受杀戮。清代“文字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虽然和封建社会其他朝代的“文字狱”属于相同的本质,但是之所以在清代得到前所未有的盛行,其具有特定的主客观因素,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清代统治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这就不符合传统的汉族人观念,让少数民族统治整个中原,认为这就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和“乾坤反覆、中原陆沉”。满清少数民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在汉族知识分子当中产生了十分激烈的敌汽情绪。反清复明等大规模的武装抵抗清朝统治的斗争结束之后,各种反抗满清统治的思想文化和著作并未销声匿迹,仍然在民间广为流传,对清王朝的统治带来极大障碍。这些著作、思想观念和反清复明的各种武装暴动紧密结合起来,使满清王朝的统治充满各种不稳定、不和谐。雍正皇帝就曾经说过:满清入主中原君临天下,是否符合正统之道?岂可再以华夷中外而分论?从来异性先后继统,前朝宗姓臣服于后代者甚多,从未有如本朝奸民,假称朱姓,摇惑人心,若此之众者。
2.清代“文字狱”的简要沿革。
(1)康熙时期的“文字狱”。清代康熙时期(1661-1722),先后发生了20多件“文字狱”。其中较大的“文字狱”有庄廷《明书》案、戴名世《南山集》案。浙江省的大富商庄廷购买了《明书》当中的《列朝诸臣传》稿本。庄廷作为商人,其在刊行之时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获取更多的商业利润,请人增加了明末天启时期、崇祯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求能够获得更大的刊印量。但是,其所请之人在增加天启、崇祯两个时期历史事件之时,多有对满清王朝进行指责的内容。康熙二年(1663)被人据此告发,但庄廷遭受告发之时,庄廷已死。但是,朝廷受理此案的官员仍然将其开棺戳尸,庄廷的家属被全部判处死刑。除此之外,对本书作序、刻字、校对、印刷者以及买卖此书者和地方官员被判处死刑的达72人,被发配边地的有数百人。康熙十五年(1711),汉族作家戴名世作《南山集》,其作品之所以取名为《南山集》,是由于戴名世在安徽桐城南山居住。在《南山集》中,戴名世引用了《滇黔记闻》当中的一部分素材,以此叙述明末清初的一些抵抗满清的历史事件,对南明诸王有同情之心。在该案当中,戴名世被判处死刑,并且还有300余人受到牵连。
(2)雍正时期的“文字狱”。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1735年去世,其在位的时间较短。但是,雍正在位时期有据可查的“文字狱”却高达20余件。在雍正即位的初期,许多“文字狱”并非真正文字方面的问题,而是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牺牲品,借“朋党”的罪名,数次兴起“文字狱”,对那些争夺皇位的“宿敌”进行清洗,以及对那些权势甚大的朝臣、皇宫贵族进行打击。而在雍正后期,数起“文字狱”均是为了镇压汉族知识分子、肃清反清思想而产生的。隆科多党人查嗣庭官至礼部尚书,雍正四年(1726)担任江西主考,其在命题之时选用《易经》、《诗经》中的“正”、“止”二字,被人举发是要去“雍止”之头,因此被捕入狱并病死狱中,但是仍然被袅首戳尸。
(3)乾隆时期的文字狱。乾隆皇帝于1735年即位,在位60年,退位之后当了三年太上皇。乾隆时期的“文字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共发生“文字狱”130余件,共有47件“文字狱”的涉案人员被判处死刑,被判处死刑的案犯,生者凌迟处死,已死者戳尸,男性亲族15岁以上者连坐立斩。乾隆年间所产生的“文字狱”,许多均为捕风捉影,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