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无答案).docVIP

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无答案)

秦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试卷 第I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钱穆说:“‘忠’字积极的奖进人类之合作,以‘恕’字消极的弭解人类之冲突。故曰:‘忠恕违道不远。’”由此可见,“仁”的提出,主要是为了( ) A.用仁爱之心治国 B.确立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C.区分名分等级和尊卑贵贱 D.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 2、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当仁不让于师”的学习态度   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3、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 “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4、下列选项直接体现“仁政”思想的是( )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B.“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D.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5、先秦的一位思想家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下列各项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兴办私学 B.焚书坑儒 C.崇尚黄老 D.罢黜百家 6、“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7、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儒家学说在秦朝受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9、宋朝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中说:“唐有天下,……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君臣、父子、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材料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 A.儒学思想导致藩镇割据 B.唐代官方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削弱 C.儒学自身缺陷导致了其被削弱 D.统治者对儒学的摧残 10、朱熹说:“非礼勿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心即理也 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 C.理是万物的本原 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11、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古代文化常出现一些奇异的变化,如三国时的曹操和关羽——曹操由史书《三国志》中的名臣逐渐变为传说和文学中的“奸臣”,关羽则从史书中的“降将”变为民间和文学中的“圣人”,据史学家考证,这一变化发生于某一朝代,这一朝代可能是(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2、唐太宗李世民完善了隋代创立的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手段,当时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如果某人要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需要准备(  ) ①《春秋》 ②《四书》、《五经》 ③《诗》、《书》 ④《中庸》 ⑤《大学》 ⑥《礼》、《易》 A.②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⑥ 13、心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14、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15、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