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第四课 高唐二中 崔丽霞 Email shuishangruyan@126.com ——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1.原始社会 ——井田制 (1)特点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层层分封,不转转让和买卖;缴纳贡赋 庶民和奴隶劳动 形同井字 (2)破坏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 2.奴隶社会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小雅·大田》 材料三: 上图所示的是什么土地制度?理由是?   邢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及断狱之日,叔鱼抑邢侯,邢侯杀叔鱼与雍子于朝。 ——《国语·晋语九》 ——封建土地私有制 鲁国的初税亩 秦国商鞅变法 承认 法律确认 确立 3.封建社会 封建国家 地主 自耕农 佃农 农民起义 徭役 兵役 田赋 人头税 兼并土地 沦为 地租 激化矛盾 田赋 抑制兼并 建立新的封建国家 思考: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弊端是什么? 历朝政府采取过什么措施?目的是? 弊端:土地兼并 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2)措施 均田制 明朝多次丈量全国土地 (3)目的: 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1)原因: 思考:重农抑商政策最早什么时候提出?如何发展?推行的目的是?原因是?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业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而商贾大者积贮备息,小者坐列贩卖,操起奇赢,日游都市,乘上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只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事赢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土、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土工商贾,皆食于农,已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个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1.产生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3.目的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巩固封建统治 4.原因 避免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2.发展 西汉 明清时期   重农抑商政策对维护封建统治是有利还是有弊? 积极作用:重农能促进农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5.评价 1.明朝“海禁” (1)原因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 (2)内容 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闭关锁国” (1)原因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直接原因 西方殖民者的殖民——客观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本原因 海禁与闭关锁国 清朝时期 广州十三行, 是唯一准许与 外商打交道的 商行。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3.影响 北京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古代的经济政策 土地制度演变 “重农抑商” “海禁”和“闭关锁国”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明朝“海禁” 清朝“闭关锁国” 产生 发展 目的 原因 1.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募民屯田得谷百万斛” B 2.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起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文中所反映的剥削方式最早产生于 (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