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可以信任,不能放任作者洪兰.docVIP

文章分享-可以信任,不能放任作者洪兰.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分享-可以信任,不能放任作者洪兰

文章分享:自律基本功,從哪裡開始? 《文章摘自:親子天下雜誌 作者:張則凡》 什麼是「自律」?廣義來說,不管是言行舉止、思維、情感,你能夠有所了解,而且透過一個合宜的方式去要求自己,然後表現出來,這都可以是自律的範圍。因為自律牽涉到自我覺察和自我要求,所以基本上它是個很高層次、涉及非常多面向的事情。 常聽到父母們說:「成績分數還是其次,我最重視孩子要自律,要有責任感。」當父母這樣說的時候,其實心中隱含著一個假設:孩子要「自然而然」的展現出「父母認為」應該要做到的事情才叫做自律。但這個假設本身就是有問題的。研究和實驗證實,自律能力會隨著孩子的年齡有不同的發展:孩子的自我掌控與自省能力,牽涉到大腦額葉的成熟。雖然四歲之後額葉快速發展,可是得一直到二十歲左右,整個髓鞘化才完成。在這之前,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會有很多疏漏。因此要求一歲的孩子在圖書館乖乖坐好聽故事、讓「說謊」的三歲小孩遵守「誠信」的道德,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期待。很多父母期望孩子做的事情,並不是孩子隨著發展自然展現的本能行為,除非父母刻意要求並在過程中給予合宜教導,否則「自動自發」這件事是不可能出現的。自律是一個長期的、逐步建構的過程,是父母用心教出來的。若孩子沒有立即展現,只要他被用心愛過、管教過,或許到了一個節點,你會看見,孩子已經變成了當年你所期望的樣子。因此父母親在教養孩子時,應依據不同年齡層的發展特質,而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口語發展較好的孩子 孩子玩扮家家酒,一邊分配手上的「餅乾」,一邊喃喃自語:「這是我的,這是爸爸的,這是 媽媽的……咦?小布怎麼沒有呢……來,給你一個。」像這種自導式的獨白,最常出現在三到五歲, 俄羅斯發展心理學家維高斯基(Lev Vygotsky)稱它為「私語」(private speech)。維高斯基認 為,這是幼兒發展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它能幫助幼兒計畫當下活動,也能協助幼兒控制自 己的衝動。當孩子開始說話時,他會模仿成人,將成人的標準納入自己的談話中。因此,口語發展 較好的孩子,較能善用這項「認知自我導航系統」來控制自己的行動。 內在標準較高的孩子 美國心理學者班都拉(Albert Bandura)指出,孩子是將重要他人的標準,內化為自己的標準。 從早期二十四小時照顧自己的父母,一直到入學後的同儕、教師,都有可能是孩子模仿、採納標準 的對象。當孩子眼中的重要他人自我要求不高時,孩子也會對自己採用低標準。為了提升孩子的內 在標準,除了父母以身作則或同儕影響之外,班都拉建議,可以為孩子讀些「追求卓越」而獲得公 眾肯定的科學家、運動員的故事。 樂觀的孩子 正向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著作《教孩子學習樂觀》中表示,樂觀的人把不幸的事情解釋成特定 的;悲觀的人則詮釋為普遍的。例如考試沒過關時,樂觀的孩子可能會覺得「是因為我沒有好好準 備」(特定的),悲觀的孩子有可能歸因於「我沒有其他同學聰明」(普遍的);比賽打輸了,樂 觀者會覺得「我不擅長踢球」(特定的),悲觀者則認為「我運動神經不好」(普遍的)。當孩子 把失敗當成特定事件來解釋時,雖然這個部分表現不佳,他仍然可以在其他部分繼續努力。有了這 樣的想法後,他自然就有動機去嘗試,而毋須外力介入。 一個人有可能將悲觀扭轉成樂觀嗎?塞利格曼認為這是可以訓練的。他認為孩子的悲觀,有一 部分來自他所接觸及尊敬的成人,所以首要之道,就是父母先改變自己對事件的解讀方式。例如, 面對孩子拒絕收拾玩具時,別放大孩子的錯誤「你為什麼『從來』就不聽我的話」,最好聚焦在當 下「你為什麼今天不聽話」;遇到成績不理想時,用「你得多花些時間在這個科目上」,取代「你 真不是讀書的料」。 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孩子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的信心。自我效 能感低的人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徒勞無功,遇到阻礙時很快就會放棄原先的企圖;自我效能感高的 人,則是將困難視為挑戰,堅信自己可以克服。即便高估自身能力很有可能導致更深的挫敗,班都 拉還是認為「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是好的,因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這樣的信念可以讓人熱忱、 執著的去完成,並忍受多次打擊。他也提醒,帶有競爭性的評分與排名,會使許多孩子感到自身能 力不足,畢竟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他建議,如果孩子能夠以更加合作的方式一起學習,並能依照 個人不同的進度被評斷,較能提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