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个冠状动脉内有硬块存在,使管腔变小 ?心脏肌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不能正常 运作,引发心脏病。 吃糖多了会变胖,为什么? 糖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脂肪。 二、细胞中的脂质 组成元素 分类及功能 阅读课本P32页,弄清楚下列问题: 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 C、H、O 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 思考: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共有元素? 脂肪 储能脂质 磷脂 结构脂质 固醇 功能脂质 分布:大量储存在植物的种子、果实细胞和动物的脂肪细胞中。 动物细胞中储存的脂肪(染成橘黄色) 脂肪:最常见的脂质。 脂肪颗粒 洋葱根尖细胞中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成年人体内储存的糖元只有几百克,而脂肪的储存量高达数千克甚至十几千克.1克脂肪在体内储存所占的体积是1克糖原体积的1/5,但是1克脂肪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约为39KJ,1克糖元氧化分解放出能量约为17KJ,这也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脂肪做为储能物质的“高明之处”吧! 比较:红烧肥肉、米饭、炒精肉片、辣豆腐、凉拌黄瓜,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你知道其中含能量最高的食物是哪种吗? 红烧肥肠。 该食品中富含脂肪,而1g脂肪释放的能量高达39Kj。 脂肪还具有保温作用, 分布于内脏器官中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磷脂: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 重要成分。 在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的种子中含量丰富。 固醇 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能有效的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细胞中常见的脂质 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 作用 备注 脂肪 多存于植物种子果实、动物脂肪组织 磷脂 动物脑卵与大豆种子中较多 固 醇 胆固醇 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 性激素 由动物性腺分泌形成 维生素D 紫外线照射下,人体内可由胆固醇转化来 主要储能物质。对动物和人:保温,减少器官摩擦,缓冲外压。 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细胞膜重要成分,参与人血液中脂质运输 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脂肪与肥胖 脂肪尽管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但它在体内的含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多则会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产生许多疾病,。 过多的脂肪的确给肥胖者带来不少麻烦,诸如行动不便、怕热、影响体形、易产生疲劳、易患各种疾病,如高血脂,等等。对此,我们的确要下决心,把那些多余的脂肪赶出体外为好。 生活小常识 肥胖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不便. 阻止脂肪来源 1、选择多样且均衡的食物,摄取纤维含量高的 食物,尽量 减少摄取脂肪含量高及高度精制的甜食。 2、每天定时适量的进食三餐,不可省略任何一餐。 3、不要太晚进食晚餐,临睡前3小时不可进食。 4、每餐所要吃的食物先放入一个盘子里,然后慢慢进食。 5、养成每餐只吃七分饱的感觉,饥饿的时候补充一些低卡路里的点心。 6、少喝热量高的酒精饮料,选择低卡路里的饮料或喝白开水。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单糖 氨基酸 核苷酸 多糖 蛋白质 核酸 单 体 多聚体 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的。 单体 :以碳链为骨架 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作用: 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由葡萄糖组成的淀粉 脱氧核苷酸长链 碳是生命的最基本(核心)元素。无碳,无生命。 有机物种类 肯定有的元素 可能有的元素 蛋白质 C 、H、 O、 N S 、P等 核酸 C、H、O、N、P 无 糖类 C、H、O 无 脂质 C、H、O N、P等 有机物元素组成表 单体 多聚体 主要功能 化学元素 A 甘油和脂肪酸 B C D E F G 能源物质 储能物质 结构物质 遗传物质 葡萄糖 淀粉 糖原 脂肪 蛋白质 氨基酸 核酸 核苷酸 本节知识网络自主构建: 2.脂质 1.糖类 组成元素: C、H、O :举例—分布—功能 分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举例—分布—功能 :举例—分布—功能 组成元素:C、H、O( P和N) 分类 功能 脂肪 磷脂 固醇 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课堂巩固 1、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2、当两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形成一分子麦芽糖时,麦芽糖 分子式不是C12H24O12而是C12H22O11,原因是 A.发生了水解作用 B.发生了蒸腾作用 C.发生了同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9部分:纺织行业建设项目SLT 525.9-2024》知识培训.pptx VIP
- 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docx
- 绩效增长模式课案.ppt VIP
- 绘画治疗理论概述.ppt VIP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综合接地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docx
- 内容02324离散数学全程班复习.pdf VIP
- 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教材同步单词默写表(译林版) .pdf VIP
- 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发展框架方案.docx
- GB∕T 31838.7-2021 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7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 高温下测量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