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范围.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地理范围

一·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德国 1)拉采尔(2)赫特纳 (3)施吕特尔 法国 (1)维达尔·白兰士(2)白吕纳 英国 (1)麦金德(2)罗士培 美国 (1)森普尔(2)亨丁顿 (3)巴罗斯 (4)苏尔(5)哈特向 俄国(前苏联) 巴朗斯基 萨乌什金 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 二·人生地理事实 三纲六目 白吕纳:地面上建设事业的不能生产者——房屋与道路 动植物的利用事业——耕种与畜牧 经济上的破坏事业——动植物的滥杀滥伐和矿产的开掘 三·人地关系论 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即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这是人地关系各种理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观点。 核心思想: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代表人物:德国地理学家F. 拉采尔及其学生——美国地理学家E. C. 森普尔。 2.可能论和或然论(Possibilism) 这是两个略有区别但大体一致的思想观点,因此人们一般将其视为一种理论。 核心思想:认为人与地(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所以称为可能论),它们是否能为人类所利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因而两者之间人是积极的因素。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或者以地对人的影响为主,或者以人对地的影响为主,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或然论的由来)。 代表人物: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 3. 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协调论/和谐论(Harmony) 核心思想:人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和谐关系。 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 经验主义方法论:归纳法是基础 2. 实证主义方法论 3. 人本主义方法论:研究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社会地理学 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的探讨 4. 结构主义方法论 五·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1. 人口转变理论:法国 兰迪,美国 诺特斯坦,英国 布莱克 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与死亡率均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阶段。 ②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加快。 ③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 ④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与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阶段。 ⑤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2. 人口转变模式: 1. 西北欧模式——代表大部分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最早实行并完成工业化,人口转变模式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即经济增长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整个人口转变过程历时长达一个多世纪。 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 日本模式——代表新兴工业化国家 日本产业革命起步较晚。在整个19世纪基本处于高位静止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战前夕属于早期扩张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是后期扩张阶段,80年代以来进入低位静止阶段,预计201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 日本模式的特点,是人口转变发生在经济“起飞”之前,主要是由于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因此人口转变速度快,几十年内即完成西北欧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 3. 印度模式——代表发展中国家 印度以1920年为界,之前属于高位静止阶段,之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自然增长率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直至20世纪90年代仍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目前印度的人口已逼近12亿,预计20~30年之内就可能超过中国。 印度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代表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化传统和特定的国情,人为控制生育较弱。 4.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旧中国的人口再生产属于高位静止的原始型。 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可分为6个阶段: (1)加速增长阶段(1950~1959),死亡率由较高持续下降至很低水平(10‰左右)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上(30‰以上),人口增长加速。 (2)负增长阶段(1959~1961),出生率(1961年为18.02‰左右)猛跌,死亡率则猛升到(1960年为25.43‰左右),人口出现负增长状态。 (3)高速增长状态(1961~1971),出生率始终高于30‰,死亡率则下降到7-8‰左右,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状态。 (4)减速增长阶段(1971~1980),死亡率维持低水平状态,出生率开始下降(1979年下降到20‰以下),人口出现减速增长状态。 (5)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2),死亡率维持低水平,出生率出现2次波动(第一次顶峰在198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