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中医中诊期末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中医中诊期末复习

中诊知识扫描 绪论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公元前5世纪著名医家扁鹊擅长“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公元前2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创“诊籍” 公元前3世纪,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确立辨证论治,奠定诊断学基础 创六经辨证 西晋王叔和《脉经》,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对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 隋代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 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诸病证候 滑寿对3岁以内小儿诊察指纹,又有新的进展 李时珍所撰《频湖脉学》摘取诸家脉学精华 周学霆《三指禅》 明清舌诊 敖氏者著有《点点金》及《金镜录》,后经杜清碧增补,敖氏《伤寒金镜录》 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1917年)集历代医家论舌于一书 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十问篇”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立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注重察舌、验齿等诊法在辨证上的意义 吴鞠通《温病条辨》创温病的三焦辨证法则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的一门学科 三大原则:审察内外 辨证求因 四诊合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四诊(望、闻、问、切)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 四诊 望诊 ①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就是生命;狭义的神,指人体的精神活动 望神的重点在于目光、神志、面色和形态等方面 ⑴得神 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在病中,正气未伤,属于轻病 脏腑功能不衰,预后良好 精气充足的表现: 心——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表情自然 肝肾——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 肺脾——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⑵失神 即无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 病到如此程度,已属病情严重阶段 脏腑功能衰弱,预后不良 精气衰败的表现:晦暗暴露 心——神昏谵语或言语试伦,面色晦暗,表情淡漠或呆板 肝肾——目暗睛迷,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 肺脾——呼吸异常,大肉已脱 ⑶假神 是垂危患者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前的预兆,并非佳兆 突然颧赤如妆,目光突然转亮,神志突然转佳、言语清亮,突然能食 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绝的危候 神气不足与神志异常 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 神志异常: 癫--抑郁型(湿痰蒙闭) 狂--兴奋型(痰火扰心) 痫--发作型(肝风挟痰上扰) 望神的注意事项: 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 做到神形合参 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 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 ②望色 望色,是指望面部的颜色与光泽 明润光泽,都属于正常面色 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 色与泽的关系: 色与泽,又称“气色” 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 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 ⑴五脏应五色:青-肝 赤-心 黄-脾 白-肺 黑-肾 ⑵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鼻——名堂 眉间——阙 额——庭(颜) 颊侧——藩 耳门——蔽 阙中(印堂)——肺 阙下(下极,山根)——心 下极之下(年寿)——肝 肝下(准头)——脾 ⑶望色十法 浮沉——表里 清浊——阳阴 微甚——虚实 散抟——久近 泽夭——成败 ⑷常色与病色 常色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主色 属于个体特征,一生不变 客色 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会相应变化 病色 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 “气至”,多预后良好 凡五色晦暗枯槁者为恶色 “气不至”,多预后不佳 若病与色相应为正色正病,病与色不相应,称病色交错 交错中,相生为顺,相克为逆 顺证中,色生病为吉中之顺,病生色为吉中小逆 逆证中,色克病为凶中之逆,病克色为凶中之顺 五色主病: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面色苍白,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   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   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 赤色:主热证,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