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08 太阳能电池进展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6-5 五邑大学 科普讲坛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量: 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 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林洋新能源公司、 新疆新能源公司、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公司、 西安佳阳能源公司、 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公司、 无锡佳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无锡国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深圳能联电子有限公司等。 总产量达220MW以上 2007-6-5 五邑大学 科普讲坛 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产量: 河北宁晋单晶硅基地、 江苏顺大半导体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峨眉半导体材料厂、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天合光能公司、 宁波晶元太阳能有限公司、 绍兴精工太阳能有限公司、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华日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总产量约为700吨 2007-6-5 五邑大学 科普讲坛 市场与销售: 2005年太阳能电池组件主要销往欧洲,特别是德国,几乎是我国生产多少德国就收购多少;硅原材料与硅太阳能电池相当一部分从国外进口。 制造技术:由于硅材料缺乏,价格飞速上涨,极大地促进了硅太阳能电池薄片技术的发展,目前硅片厚度已普遍地从370μm降到240μm,有的厂家已减薄到220μm,仍能保持较高的成品率,同时也促进了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提高,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一般效率已达到13-14%,有的企业已能批量生产15%的产品;而单晶硅电池效率已普遍达到14-15%,有的企业已能批量生产16%的产品。 北京星华股份有限公司已能制造和生产硅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制造设备,特别是一些国产的单晶炉和太阳能电池封装设备已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2007-6-5 五邑大学 科普讲坛 国家政策 2006年4月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我国太阳能发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重点和目标。同时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关系试行办法》. 措施: 2006年及以后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及费用分摊管理办法,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要与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费用,通过向全国电力用户统一征收电价附加的方式解决。 地方: 各省级电网企业按其销售电量占全国的比例,分摊全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额,其实际支付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与其应承担的电价附加的差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调配。 目标: 到2010年可享受电价优惠政策的太阳能电池总安装量可达到350MW。 2007-6-5 五邑大学 科普讲坛 3.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硅原材料问题 太阳能电池用硅原材料缺乏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问题,对我国的影响尤为严重。国际上长期供货合同的均价以上涨了25%; 在我国,由于畸形发展,上涨的幅度远不止25%,一般向国外生产厂家直接订货合同价格为40-60美元/kg; 通过中间商的硅材料价格2005年一年之间已从25美元/kg上升到超过200美元/kg,最近已达220美元/kg。 以目前国际市场太阳能电池销售价4.0-4.2美元/W(离岸价)计算,如此昂贵的硅材料价格已使太阳能电池生产厂无利润可言,更为严重的是现在已有一些新上电池生产线、即使高价也买不到货,处于半停产状态,尽管洛阳中硅、四川峨眉等公司计划扩产,特别是洛阳中硅已决定新建年产1000吨多晶硅的生产线项目,技术上将会遇到不少问题。由于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材料用量猛增,已带动了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硅材料上涨,影响到其他硅电子元器件的材料成本。 2007-6-5 五邑大学 科普讲坛 2).市场问题 (1) 产品主要是外销,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有95%以上销往国外; (2) 主要销往德国,也有西班牙、意大利等; (3) 国内市场份额很小,太阳能电池成为典型两端在外行业: (4) 技术、原材料在外,销售和市场在外,加工制造在内,高 额利润由国外厂商赚,国内花费大量劳力、能源、资源、 仅取得低额利润。 (5) 由于无序竞争,外销的太阳能电池价格很低,质量得不到 保证,大宗退货事件时有发生; (6)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国能源紧缺,消耗紧缺的能源制取 可再生的能源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外获得微薄收益 ,不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2007-6-5 五邑大学 科普讲坛 由于受国外市场需求的刺激,特别是德国市场,这两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厂家发展迅速,估计今年全国数十家企业新上的或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