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校政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docVIP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校政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校政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doc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校政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   摘 要:目前的高等教育存在“供需错位”、“供需不匹配”状况,亦需进行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基于高等教育发展走向大众化、高校培养人才出现供需结构性矛盾等现实需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具体路径是,以成就学生为理念,以校政合作为突破口,以建立实践基地为着力点,以项目带动为龙头,以强化大学生实践锻炼为抓手。通过多年实践,效果显著:学生成果多,专业自信心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增强了大学生的理性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就业率高,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评价较好。如何建立校政合作的长效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校政合作;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此后中央又多次提及“供给侧改革”。自此,“供给侧改革”成为当今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个热词,亦将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改革的总思路。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相对需求侧改革而言,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供给侧改革是面对多年来经济领域“供需错位”、“供需不匹配”的经济结构及由此带来严峻问题而开出的一剂良药。供给侧改革不但适用于经济领域,同样适用于当今的高等教育领域。   一、高等教育需要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既可以运用于经济改革领域,也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等教育需要供给侧改革,主要基于如下现实。   1.高等教育发展走向大众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9年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扩招计划以来,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约500万,毛入学率不足10%。而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为2824所,居世界第二,高校毛入学率接近40%。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直接带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大规模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供给长期不足的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但同时也带来就业压力。自1999年实行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创新高。2016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将达到765万人,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的年毕业生加上未就业的每年需就业人数在900万左右。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给国家和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高等教育的规模一般是由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决定。大量毕业生涌向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开始呈现“溢出”现象。在这形势下,高校也应该加强“供给侧”意识。高校作为供给方,供给社会的主要产品是人才。如何提高人才供给方的人才质量,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是高校供给侧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高校培养人才出现供需结构性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数量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社会和市场对大学生的数量要求。但近几年,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涌向社会,高校扩招背后隐藏的大学生不能当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而其中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失衡所引起的结构性失业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中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比例不尽人意,带来的问题是,一方面,大学生难找到合适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导致供需之间出现结构性矛盾。一边是数目巨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边是用人单位比较难招到合适的人,特别是一些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千金难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一致凸显了人才供需结构性的矛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个方面是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脱节;而另一方面,是学生就业需要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之间的不对接。[1] 这些问题暴露了目前高等教育结构矛盾突出,一些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趋同,与产业发展、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出现就业难、招生难等问题。“长期以来,需求侧改革的思路导致了高等教育结构、质量和效益的问题不断凸显。”[2] 针对高校培养人才出现的供需结构性矛盾,高等教育要从原有的需求侧改革转向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方面是要更新发展理念和思路,要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从注重规模、数量发展转向注重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发展,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其落脚点是放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   二、以校政合作为突破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既要从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