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周练试题(2016.9.17) 无答案.docVIP

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周练试题(2016.9.17) 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国三中高三年级历史周周练 命题人:巫振兰 2016.9.17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8分) 1、《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当了林黛玉的启蒙老师,护送林黛玉进京时,只因与贾政同姓,拿着宗侄的名帖去拜见贾政,便“轻轻谋了一个副职的候缺”,得到了金陵应天府的差事。由此判断,清代的用人政策 A.仍受宗法观念的影响 B.科举考试是主要方式 C.标准具有多样化特点 D.依据人才的品德能力 2、历史发展表明,皇权的加强有利于中央集权,中央的权力加强则有利于结束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达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局面。材料主要反映了 A.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帝至尊的特点 B.强大的皇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C.皇帝制度是实现国家大一统的根源 D.皇权强大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3、门下省对于中书省草拟的文书,具有审查权,如果认为文书当中的建议、方案和处理方式方法不妥,就可以“封驳奏还”,将文书退回到中书省重新拟定。材料体现了门下省 A.与中书省立场对立 B.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C.掌握行政决策大权 D.具备近代民主色彩 4、1851年,湖广道监察御史汤云松在奏折中指出:“栽种罂粟虽奉明禁,而滇黔、四川、浙江温台各郡久已连畦成亩,栽种熬膏。近闻直隶之顺德,甘肃之平凉有种植,则是年终结报,已成具文。”由材料可知 A.鸦片贸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B.鸦片种植已经取得合法地位 C.禁毒政策没有被很好的贯彻 D.鸦片税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 5、19世纪50年代,当马神甫被杀消息传到巴黎后,拿破仑三世就将它看作是讨好国内天主教派的难得机会,小题大作,叫嚷要“打到中国去,为传教士讨还血债”。 由材料可知,法国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出发点是 A.向中国倾销工业产品 B.彰显拿破仑三世功绩 C.为传教士而报仇中国 D.联合宗教势力的需要 6、对于甲午战败,《申报》认为:“当倭人开畔以来,丧师失地,虽将帅之不才,士卒之不力,内外人心之不一,亦动之机未发耳,朝廷以民生为念,遣使议和,非真惧倭之不敌也”。材料认为中国战败主要是由于 A.日本改革后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B.政府没有充分的进行战争动员 C.清政府为民生考虑而主动和谈 D.清政府统治腐败落后惧怕战争 7、毛泽东认为:“保卫武汉斗争的目的,在于消耗敌人和争取时间,而不是死守据点”。蒋介石当时在日记中也写道:“此时武汉地位已失重要性,如勉强支持,最后必失。不如决心自动放弃,保存若干力量,以为持久抗战与最后胜利之基础。”材料反映了 A.国共两党在武汉会战上战略基本相同 B.毛泽东主张在武汉保卫战中誓死坚守 C.两党领袖都认为武汉不重要可以放弃 D.武汉会战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基本基础 8、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荡涤了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污泥浊水、守旧壁垒,使朝野上下不少有识之士从与世隔绝、夜郎自大的迷梦中惊醒,由是形成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新潮。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 B.促进了人民群众的觉醒 C.提升了学习西方的热情 D.抛弃了天朝上国的梦幻 9、陈旭麓先生认为:“因为旧的统一破坏了,新的统一又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在辛亥前后袁世凯的北洋军和武昌起义后的某些都督,形成了后来割据混战的军阀力量。”由材料可知,作者重在强调辛亥革命 A.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B.没有建立统一的政府 C.加速各种势力的崛起 D.造成军阀形成的开始 10、1922年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卷,有这样一题——“试述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据《学生杂志》一篇文章透露,以“五月四日开运动会”解释“五四运动”的考生,很有几位。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 A.产生的作用有待探讨 B.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C.对学生的影响很有限 D.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 11、“临时约法”的制定者没有考虑在中国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