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的取向.doc
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的取向
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教育是创新之源,高校是创新之田。高校要把创新作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政府要支持高校创新发展,社会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高校师生要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关键词:创新;高等教育;取向
一、提高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意义的认识
创新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物质工具,以理想化需要或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运用批判性创新、反思性创新和开拓性创新等思维方式,发现、改进、创造新的方法、理论、路径和事物,取得一定有益效益的行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信息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上来。”党中央国务院近期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是国家富强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我国的科技发展“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
教育是创新之源,高校是创新之母,高等院校承担着各行各业人才培养的重任。我国人才培养应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向创新人才培养方向发展。但高等教育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的问题。“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各级各类人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明确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曲折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迫于当时的现实,一方面由于专业人才匮乏,急需短、频、快地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满足国内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学习苏联发展经验,培养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国家于1952年至1957年分三步对高校从院系设置、专业设置两方面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完成基本以专业人才为培养目的。这种强调集中统一的褊狭发展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暴露出不利于持续发展的缺点。改革开放之后,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恢复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加上专业人才培养的弊端逐渐暴露,教育界开始探索素质教育问题。1998年首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颁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并在第二年建立了首批3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高等教育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与此同时还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集聚创新发展的要素和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舆论等方面支持创新发展。其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政府要给予支持和推动;社会要形成创新发展的氛围;学校要组织、落实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要主动适应创新发展的要求。再次,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最后,加强政策制度保障,“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
三、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措施
国家和政府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者,(1)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使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以此为导向聚焦人才培养。(2)要加强宣传引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