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废旧尼龙工业残渣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 总论 3
2 市场预测 12
3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17
4 工艺技术方案 22
5 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供应 31
6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33
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37
8 节能 55
9 环境保护及环境风险分析 57
10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63
11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70
12 项目实施规划 71
13 工程招投标的方案 72
14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6
15 财务、经济评价 79
16. 结论及建议 82
17.风险分析 83
附图:
(1)项目区域位置图
(2) XX(集团)有限公司废旧尼龙工业残渣回收再利用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3)水系统平衡图
(4)污水处理站流程简图
1 总论
1.1 概 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
项目名称: XX(集团)有限公司废旧尼龙工业残渣回收再利用项目
主办单位:XXXX(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股份制企业
企业法人代表:XXX
1.1.2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2.1编制依据
(1) XX市发改委“关于XX(集团)有限公司年产4600吨再生己内酰胺及尼龙-6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产业政策;
(3) 有关行业部门的发展规划和当地政府发展规划;
(4) 国家有关建设方面的标准、规范、定额;
(5) XXXX(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和财务数据;
(6) XXXX(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任务委托书。
1.1.2.2编制原则
(1) 遵循国家经济建设方针,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
(2) 项目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
(3) 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的文件精神,保护环境,节省水资源;
(4) 认真贯彻“五化”(工厂布置一体化、生产装置露天化、建构筑物轻型化、公用工程社会化、引进技术国产化)的原则;
(5) 严格执行环保、消防、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三同时”的设计原则;
(6) 总图布局中,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等规范,合理利用厂区地势位差,减少土方工程量和节约用地;
(7) 适度提高生产控制的自动化水平,以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人员总数,提高产品质量;
(8) 采用成熟而先进可靠的工艺生产技术,确保项目投产后操作运行稳定、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
(9) 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出发点,选择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的品种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10) 科学制订工程建设规划,确保建设质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工厂设计模式改革的要求,在稳妥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实事求是地优化各项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产品生产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增强项目产品的竞争能力。
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1.1.3.1企业概况
XX(集团)有限公司位于XXXX市,成立于2000年10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现有员工总数482人,拥有XX医疗器械厂、XX医疗器械销售公司、XX宁塑胶科技公司、XX物资回收贸易有限公司、XX饮食娱乐有限公司、XX旅行社,XX集团汽车修理厂、XX集团汽车出租有限公司、交通事故施救大队等九个分、子公司。截止2007年底,公司总资产11502.6多万元,净资产64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5559.4万元,资产负债率44%,2007年销售收入10278万元,净利润925万元。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4001等体系认证,2006年、2007年连续被评为XX市二十强企业。
1.1.3.2项目提出的背景
(1)国家确立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指导思想
多年来,我国的发展也大体上沿袭了工业发展国家的道路,所不同的是,在人口庞大、资源相对贫乏的压力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2005年10月19日,新华社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中,将节约资源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循环经济是以资源有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重要途径,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走出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
这无疑是一个信号——国家将大力支持资源回收型企业的发展。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 2020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质量检测音乐试卷及答案.doc
- NB-T11094-2023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导则.pdf
- 第六章 1 牡丹月季.ppt VIP
- 2025【维维股份财务风险及应对策略探析9200字】.doc
- 20210730-大有期货-煤炭期货月度分析报告:保供增产持续发力,煤价或阶段性回调.pdf VIP
- 2023入团团史团章考试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pdf
- 教学成果奖励 高考奖励方案.docx VIP
- 约翰迪尔7600_7700_7800拖拉机维修手册 英文l.pdf
- DB41_T 1037-2015垂直度检测尺校准装置规范.doc
- 2024年医药卫生考试-医院信息科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