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及癔症研究报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共同特点: 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病人体验到观念和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 病人能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病程迁延者可表现为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挫。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不肯定; 生化:5-HT功能异常;DA及胆碱能系统可能也参与了部分强迫症患者的发病; 脑病理学:额叶和基底节的神经回路异常; 心理学理论:一种对特定情境的习惯性反应; 生活事件和人格特征可能对发病起作用。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20岁左右 患病率0.3‰-0.5‰,国内外相近 部分患者在一年内缓解,病情超过一年者通常为持续波动的病程。 症状严重或伴有强迫人格特征及持续遭遇较多生活事件者预后差。 临床表现: 强迫观念 强迫思想:地震 强迫性穷思竭虑: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强迫怀疑:门窗是否关好? 强迫联想:对立性质的联想,如和平-战争 强迫回忆 强迫意向:看到异性就想拥抱 临床表现: 强迫动作和行为 强迫检查 强迫洗涤 强迫性仪式动作 强迫询问 回避行为 诊断与鉴别诊断 1、符合神经症的标准,以强迫症状为主,且至少具有下列一项: 以强迫思想为主 以强迫行为为主 上述的混合形式 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而非外界强加 症状反复出现,病人因之痛苦且抵抗,但无意义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至少3月 4、排除标准:排除其它精神障碍和脑器质性疾病所致者 治疗 心理治疗:暴露疗法、反应预防 药物治疗:氯米帕明、SSRI(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分离性障碍 既往又叫癔症(hysteria) 概述 癔症原意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 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 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在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占0.3%。 病前常已有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善于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点。 发病年龄16~30岁之间,女性远多见于男性。 预后较好,60%~80%的患者在一年余缓解。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遗传:不肯定 心理社会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急性重大心理应激 幼年期的创伤性经历(虐待等) 表演型人格特征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程度较低的个体比文化程度高的个体更易患病 临床表现 癔症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样,可类似多种疾病的症状,几乎占据了医学临床各科的所有疾病的症状表现。 “癔症的症状包括整个医学的内容”。 法国夏克称本病患者为“伟大的模仿者”,也有人称患者是“不好的演员,各种角色都可扮演”、“调皮孩子,恶作剧 ”等,这都说明癔症的表现千奇百怪,无奇不有,哪一位医生也无法完全的描述癔症的全部症状。 症状可归纳为三类 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型障碍。 情感爆发: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以尽情发泄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嚎啕痛哭,又吵又闹,以极其夸张的姿态向人诉说所受的委屈和不快,但意识障碍不明显。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周围环境有关。 意识障碍:意识朦胧状态或昏睡;癔症性朦胧状态;癔症性神游症;癔症性梦行症;癔症性假性痴呆。 癔症性精神病:患者表现情绪激昂,言语零乱,短暂幻觉、妄想,盲目奔跑或伤人毁物,历时3~5日即愈。 癔症性神鬼附体:常见于农村妇女,发作时意识范围狭窄,以死去多年的亲人或邻居的口气说话,或自称是某某神仙的化身,或称进入阴曹地府,说一些“阴间”的事情,与迷信、宗教或文化落后有关。 癔症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型癔症。 感觉障碍:感觉缺失,其特征是不按解剖部位分布,不能用神经病理学的知识加以解释;感觉过敏;感觉异常;视觉障碍,患者什么也看不见,但行走时可避开障碍物;听觉障碍,突然双耳失去听力,但来自背后的声音可引起瞬目反应,睡眠中可被叫醒,客观检查无阳性发现;心因性疼痛,但客观检查未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运动障碍:抽搐发作,常因心理因素引起。瘫痪,以单瘫或截瘫多见,有时可四肢瘫,起病较急,瘫痪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活动但无力,重者完全不能活动。客观检查不符合神经损害特点。失音,患者保持不语,常用手势或书写表达自己的意见。 诊断要点 多见于年轻女性。 起病急,常有强烈的精神因素或痛苦体验等诱因 具有分离(转换)性障碍中各种障碍的临床特征:可有精神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多,体征少特征。 有心理致病的证据:发病者大多受精神因素或暗示起病或使症状消失 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常无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