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eginning
? 双方获益(++)
eg:共生、互利共栖、互养共栖、协同共栖等。
?一方受益,对方受损(+-,-+)
eg:寄生、捕食、拮抗等。
?一方受益,对方无益无损(+0,0+)
eg:偏利共栖、卫星状共栖、互生(代谢共栖、半共生)
④一方受损,对方无益无损(-0,0-)
eg:偏害共栖
⑤双方受损 (--)
eg:竞争共栖
⑥互不干扰 (00)
eg:中性共栖(无关共栖)
两种生物同时栖息于一个环境中,双方的生命活动互相作用而形成各种利害关系。共栖伙伴彼此离开,有独立的生活能力。
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相互关系。
1.M与M的互生
普遍存在于土壤微生物中。eg:
好氧性自生固氮菌 纤维素分解菌
提供氮素营养物
产有机酸为固氮提供营养
可分可合,合比分好
2.M与P的互生——植物内生菌
一类主要生活在植物体内,但不与植物一起形成一特殊组织结构的微生物,多属子囊菌类。主要成员是细菌和真菌。eg:
固氮、抗病、增产、产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应用于工农医药事业
acremonium cognophiatum(支顶孢霉)与牛尾草互生,可使宿主更耐旱、更强的利用氮素营养而达到增产效果;
长在禾本科植物上的claviceps purpurea(麦角菌)产生的麦角碱类有毒物质可防宿主被食草动物食用。
3.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与人的互生
60-400种不同的微生物,占粪便干重1/3的是细菌,
其中厌氧菌占了绝大多数。
排阻、抑制外来致病菌
提供维生素(如VB1、B2、B6、B12、VK、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等)
产酶助于消化(淀粉酶、蛋白酶等)
分解有毒或致癌物(亚硝胺等)
产有机酸降低肠道pH以及促进其蠕动
刺激并提高机体免疫力
一定程度的固氮作用
4.互生现象与发酵工业中的混菌培养
混菌培养又称混合培养(mixed cultivation)或混合发酵(mixed fermentation)这是在深入研究微生物纯培养(pure culture)基础上的人工“微生物生态工程”。
eg:酸奶制作、二步发酵法生产Vc
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 各自不能独立生活 。
难分难解,合二为一
绿藻或蓝细菌
真菌
产有机酸分解岩石
提供有机养料
提供矿质元素
光合作用
1.M与M的共生
典例:菌藻共生或菌菌共生的地衣
叶状地衣
(南极石耳)
壳状地衣
(南极丽石黄衣,红色和赤星衣,米黄色)
根瘤菌固氮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
豆科植物根的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长,也为其生长提供保护
2.M与P的共生
①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
?菌根菌与植物
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都长有菌根,是真菌与植物的根系形成的一类特殊共生体。
改善植物营养
调节植物代谢
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等
3.M与A的共生
? 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幻灯片 15
? 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微生物的共生幻灯片 16
外共生生物:仅生活在宿主细胞外的共生生物。
eg:白蚁与其肠道内的微生物之间的共生
内共生生物:这类微生物生活在蟑螂、蝉、蚜虫、象鼻虫等许多昆虫的细胞内。
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纤维素供白蚁营养,
微生物也可获得稳定的营养和其他生活条件。
微生物为宿主提供VB,使昆虫能以缺乏维生素
的植物为生。
反刍动物,以植物的纤维素为主要食物,如牛、羊、骆驼、长颈鹿等。
一般有由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和皱胃4部分组成复杂的反刍胃
反刍动物为瘤胃微生物提供纤维素和无机盐等养料,水分,合适的温度和PH,以及良好的搅拌和无氧环境。
瘤胃微生物在瘤胃中经微生物发酵变成有机酸和菌体蛋白再供动物吸收利用。
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