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总结(第八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性病总结(第八版)

荨麻疹类皮肤病: 荨麻疹: 概念:皮肤黏膜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 机制:炎症细胞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炎症细胞活化的机制: 免疫性机制,超敏反应类型: 多数为Ⅰ型,输血引起的为Ⅱ型,血清病及荨麻疹性血管炎为Ⅲ型。 非免疫性机制。 分速发相和迟发相,速发相在接触变应原数秒种内发生。 分型: 急性荨麻疹:典型皮损:风团;表现:瘙痒、不规则形风团、持续不超过24小时,消失不留痕迹;可此起彼伏,不断发生;严重者致过敏性休克。 慢性荨麻疹:皮质反复超过6周,每周2次以上。 表现:全身症状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作,可达数月或数年。 物理荨麻疹: 1皮肤划痕征:人工荨麻疹;2日光性荨麻疹: 300nm波长紫外线最敏感;3寒冷性、压力性、热性、震颤性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年轻者; 原因:运动、受热、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 表现:直径1-3mm圆形丘疹性风团,30-60分钟后消退;可有全身症状; 诊断:1:5000乙酰胆碱作皮试或划痕试验。 治疗:维生素C、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腹痛可用普鲁本辛解痉。 血管性水肿: 又名:巨大荨麻疹; 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边界不清;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消退不留痕迹。 药疹: 引起药疹的药:1)抗生素:最易2)解热镇痛药3)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4)中草药。 机制: 变态反应:多数药疹属此型,潜伏期:4~20天; 类型:过敏性休克:Ⅰ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Ⅱ型 非变态反应:1药理作用:阿司匹林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2过量反应、蓄积作用;3参与药物代谢的酶缺陷或抑制;4药物不良反应,菌群失调;5药物相互作用;6药物使已存在的皮肤病激发。 分型: 固定型药疹:局限同一处,常为1个,无对称性;多由解热镇痛药引起;好发皮肤-黏膜交界处; 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最常见;多于青霉素引起。 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起病急骤; 表现:弥漫性紫红或暗红及略带铁灰色斑片,迅速波及全身。尼氏征阳性。 剥脱性皮炎型或红皮病型药疹:潜伏期20天以上。 重型药疹:重症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懈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皮肤试验:预测速发型(Ⅰ型)超敏反应,阴性不能绝对排除。 皮炎和湿疹: 接触性皮炎: 机制: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有引起物质低浓度为致敏物,高浓度为刺激物或毒物。 各型特点: 刺激性:1任何人接触后可发病;2无潜伏期;3皮损限于直接接触部位,境界清楚;4停止接触皮损可消退。 变应性:1潜伏期: 1~2周后再次接触可发病;2皮损有广泛性、对称性;3易反复发作;4斑贴试验阳性。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Ⅳ型超敏反应,致敏物多为半抗原。由朗格汉斯细胞递呈给T淋巴细胞。 在24~48小时内产生明显炎症反应。 分型: 急性接触性皮炎:典型皮质:境界清楚的红斑;其上有丘疹,丘疱疹,水疱。 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皮损轻度增生,苔鲜样变。 尿布皮炎:氨刺激皮肤。可局部外用氧化锌油。 诊断: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治疗:抗组胺药、GC。急性期渗出明显时: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硼酸溶液。 湿疹: 概念: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特点为:有渗出倾向。 分型: 急性湿疹:皮损有多形性,主要为丘疹,对称分布,境界不清;瘙痒剧烈。 亚急性湿疹:红肿、渗出减轻。可有鳞屑。可急性发作。 慢性湿疹:典型表现:苔癣样变。 钱币样湿疹:好发四肢。 治疗:系统: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一般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亚急性期可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 特应性皮炎AD: 又名:异位性皮炎。异位性:1)常有易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庭倾向;2)对异种蛋白过敏;3)血清中IgE水平升高;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父母都AD,其子女患病率:79%。 分期: 婴儿期:多1岁内发病,2岁内好转。 初发皮损:颊面部瘙痒性红斑,可扩展至他处。渗出性损伤常见于婴儿期。 儿童期:多在婴儿期AD缓解后1~2年发生加重;表现: 累及四肢屈侧或伸侧,常局限于肘窝,腘窝。皮损暗红色,渗出较婴儿期轻。 青年成人期:皮质:局限性苔藓样变。 Williams诊断AD标准:持续12个月的皮质瘙痒加上以下至少三条。 1)2岁前发病2)屈侧皮肤受累3)全身皮肤干燥史 4)个人史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或花粉症)或一级亲属中有过敏性疾病史 5)有可见的身体屈侧湿疹样皮损。 治疗: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瘙痒;不提倡用抗生素防感染。 自身敏感性皮炎: 机制:免疫反应;原因:湿疹样皮损处理不当引起。 表现:泛发全身、对称分布; 原发病灶好转后,继发性皮损可消退,再有类似刺激可复发。 感染性湿疹样皮炎常见于:溃疡、窦道、造瘘开口。 治疗:内服抗组胺药,严重者用糖皮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