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中医治疗及诊断思路.ppt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头痛中医治疗及诊断思路

一.定义 头痛是指以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可单独出现,亦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二.诊断思路 1.新病 / 久病 2.外感 / 内伤 3.兼夹症:呕吐 / 发热 / 项强 / 颈项板滞不适 / 头痛站位减轻卧 位加重 / 头痛站位加重卧位减轻 / 反复鼻塞脓涕 / 头皮 疱疹…… 三.辨治要点 1.辨外感内伤、虚实 实证头痛,祛邪为先;虚证头痛,补虚为要,兼顾通络。 2.辨部位 药宜清灵,善用引经药物,以增强药效。 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羌活、蔓荆子、川芎; 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葛根、白芷、知母; 少阳头痛,多在头之两侧,连及耳部--柴胡、黄芩、川芎; 厥阴头痛,自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吴茱萸、藁本。 三.辨治要点 3.经期头痛 以调经为主,随月经周期变化头痛用药。 4.慢性头痛用药周期 中药以调治为主,须较长时间用药,防止慢性头痛复发。 病例: 患者男性,45岁。头痛2天,以全头胀痛为主,伴恶心,呕吐1次,目红,心烦易怒,大便干结,无发热。既往无类似头痛发作史。 舌红,苔薄黄,脉弦。 诊断思路: 1.新病 2.内伤 3.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血压、神经系统检查、CT/MRI 4.辨证用药 偏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 好发于中青年, 多由忧思劳虑, 精神高度紧张,病机复杂,多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症。多因气郁恼怒,忧思伤神,劳倦伤脾,年老肾亏,清窍失养,或因痰涎、风火、瘀血遏阻脑络所致。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临床以反复循环性发作性头痛为特征。女性多见, 常于青春期前后发病,与遗传、内分泌、饮食等有一定关系。 ①周期性反复发作; ②疼痛大多限于一侧颞、额及眼眶等区域, 少数为双侧, 有时波及头顶部; ③呈搏动样跳痛、刺痛或胀痛; ④发作前或发作期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如恶心、呕吐、面色改变、多汗等; ⑤每次头痛持续时间由数十分钟至数天不等; ⑥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 1、丛集性头痛:又称组胺性头痛,大多无家族史,好发于男性,通常是每年一次或两次在春季和秋季发作,通常持续3-6周,有较长的缓解期,规律的统一时间出现,夜间入睡后突然发作,多位于一侧眼眶、额颞部,为尖锐剧痛,痛处发红发热,精神紧张可诱发。 2、紧张性头痛:多位于双颞侧、额顶、枕部,可扩散至肩背。头痛呈压迫、束带感、麻木、胀痛、钝痛,紧张、焦虑、失眠时加重。 风寒外袭型 主证:一侧头痛,起病较快,发作时或伴微恶风寒、鼻塞,苔薄白,脉浮。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 (川芎、荆芥、薄荷、羌活、白芷等) 肝郁气滞型。 主证:偏侧头痛, 或左或右, 多呈胀痛、钝痛或搏痛, 伴恶心呕吐, 胸胁胀满, 烦躁易怒, 大便干结。 治法:疏肝理脾, 解郁泻火。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陈皮、枳壳、芍药、川芎等) 痰湿上蒙型 主证:一侧头痛,痛势绵绵,头重如裹,发止无时,缠绵难愈,伴四肢困重,胸脘满闷,恶心欲吐,苔白腻, 脉弦滑。 治法:化痰降逆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白术、天麻、陈皮等) 瘀血阻络型 主证:见痛处固定,其势较剧,常呈锥刺样疼痛,面色晦滞,妇女行经色暗或挟血块,唇舌紫暗或见瘀斑,脉沉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 主穴:风池、率谷、百会 外关、阳陵泉、太冲、足临泣、足三里。 辩证取穴:风痰内扰:配太冲,丰隆; 瘀血阻络:配三阴交、阿是穴; 外风袭表:配合谷、大椎; …… 1、预防用药:5-HT受体拮抗剂;B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丙戊酸类药物 2、发作期治疗: 轻度偏头痛:安定、阿司匹林、以及非固醇类抗炎药。 中度偏头痛:非固醇类抗炎药复方制剂。 重度偏头痛:麦角碱类药物;曲谱坦类药物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