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抽样测试.doc
200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抽样测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xiào) 参与(yù) 内讧(gòng) 同仇敌忾(kài)
B.bù)告 歼(qiān)灭 恪(kè)守 垂涎(xián)三尺
C.jì) 谄(chǎn)媚 懦(nuò)弱 戛(gá)然而止
D.mèi) chuāng)伤 腼腆(tiǎn) 莘莘(shēn)学子
2.下列各组同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⑤⑥
10..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末加标点处的文言文断句(5分)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 观 者 徒 艳 羡 其 功 之 成 以 为 是 殆 幸 运 儿 而 天 有 以 宠 彼 也 又 以 为 我 蹇 于 遭 逢 故 所 就 不 若 彼 也 庸 讵 知 所 谓 蹇 焉 顺 焉 者 皆 彼 与 我 之 相 同 而 其 能 征 服 此 蹇 焉 利 用 此 幸 焉 与 否 即 彼 成 我 败 所 由 判 也。
(梁启超《论毅力》)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题(7分)
钓鱼湾
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
A..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三小题)(6分)
①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记载了自己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最后以反问句点明从中悟出的道理。这句话是:“ , ,可乎?”
②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了自己强烈的自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③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从“仆碑”还引出了一个做学问的道理,他说:“此所以 。”
④杜甫《兵车行》的最后四句通过对古战场惨景的描绘,表达了强烈的怨愤之情:“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 。”
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17题。
音色里的中国人文
中国音乐里音色表现的一个内涵即是“音即一切”的音色观。音色的表达是在音色里就完成的,不需要假借任何外在的旋律、曲式、结构的发展。音色里的实音、虚音、合音,就有层次。如《思春》,由一个音的五种音色变化就可以带出心有戚戚,但欲言又止,最后终于倾吐出来的心情变化。一个“音”在这里事实上就具足了一切。
就中国音乐“音即一切”的音色特质,我们做几点介绍。任何音乐系统都有它喜欢的音色。中国音色虽然比较多元,但还是有它基础音色的存在。这基础音色跟桐木音色有关。中国人在音乐上比较不讲究共鸣,它要的是材质本身的音色。而梧桐软硬适中,较能传达出很淳厚中和的感觉,而在这点基础上再做变化。
中国音乐重视音的本质,以《阳春》为例,它所以有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就因琵琶“多骨少肉”的音色,这首曲子不能拿到吉他上弹。也许当吉他弹出第二十个音时,它第一个音的共鸣恐怕还在那里。所以吉他很适合伴奏,而琵琶只能做主体、独奏的表现。中国的乐器都有这个特色,它的音色虽然站在梧桐木的基础上面,但个性清楚、颗粒很清楚地直接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常说中国乐曲的音色是非常个性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再有,音色还常体现一个较音色更基底的角色出来。过去琴人讲,散音不动,像地:泛音空灵,像天;按音是人来变化它的,代表人。一个好的乐曲一定要在天地人中间得到协调。所有的古琴曲,一开始不是散音,就是泛音。最后的结束一定是泛音,为什么,因为散音代表地,泛音代表天,代表音乐来自天地。最后好的音乐,要回归于天。这里体现出了中国人特殊的创作观。
“音即一切”还涉及中国音乐对下指落弦的功力讲究。中国音乐,讲软弦对软弓。最好的民间胡琴家用的乐器,弓拿起来,弓毛是垂在下面的,弓毛可以缠三匝。其好处是可以在瞬间达到最大的张力位差。
我们听20岁的人唱的《塞上曲》,中年人唱的《塞上曲》,老年人唱的《塞上曲》,这样一种因音色的变化而产生的情怀对应,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感受到。乐谱是没有办法表现音色的。所以从谱子认知一个中国作品,可能那个原点就缺了。而这样一个原点的缺失,就会导致中国音乐里可能最重要的一块就从根柢流失了。
(节选自《文汇报》林谷芳《音色里的中国人文》)
1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1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全套).docx VIP
- 2025高中信息技术课标.docx
- 初中历史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pdf VIP
- 盾构隧道水平运输专项方案.doc VIP
-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5).ppt VIP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劳动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pdf VIP
-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 第9部分:水溶性盐的现场电导率测定法.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024)粤教·粤人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docx
- 《大学生入学教育》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