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教育之意涵-政大机构典藏-国立政治大学.doc

一、会计教育之意涵-政大机构典藏-国立政治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会计教育之意涵-政大机构典藏-国立政治大学

會計師教育、考試制度與國際相互認許之研究 馬秀如 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教授 摘 要 本文係自他人對會計師之需求出發,考量會計師因此而須具備之能力,故本文之範圍,及於會計師之教育、考試與外國會計師之認許,其架構,如圖二。 因會計師教育係會計師教育的一部分,故本文的討論,即自會計教育的改革開始,包含會計教育之目標、課程之設計、教學的方法,也包括會計師的在職教育。在討論在職教育時,兼及會計師評鑑報告之處理。 本文搜集國內各大學會計系所開設的必修課,如表五,以判斷這些課程是否足以讓會計師具備執行業務時所需與智識有關的技巧,惟為回答此問題,表五所列資訊尚待加強;至於各課程應涵蓋之議題,得參見表八:內部稽核一課之內容。本文也探討教學方式之有效性與啟發性,並以表面上與會計無關之灰姑娘與鴻門宴二個故事,來討論如何改進教學的方式。 本文討論會計師考試,搜集各國會計師考試之應試資格、考試科目、分數計算方式、及格標準、考試舉行時間等資訊,分別列示如表六及表十二,以供比較。會計師只是眾多專門職業之一,其他專門職業,在美國,還有:管理會計師、財務管理師、財務分析師、內部稽核師、電腦稽核師、舞弊稽核師,以及政府財務管理師等,其考試科目及考試制度,分別列示如表七及表十三。 本文亦討論外國會計師之認許。我國會計師法第47及48條已允許得認許外國會計師,惟實務上,經認許之外國會計師甚少。其他有些國家亦有得允許外國會計師在其管轄權範圍內執行業務者,本研究搜集相關資訊,彙列如表十四。 壹、前言:教育與考試 每個人都生活在環境之中,無時無刻不受其影響。前述所稱之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環境中,蘊含前人的生活經驗,每個人從他(她)education,係由拉丁文educere蛻變而來,e是「從某個地方出來」之意,ducere是「引導」之意,合起來,有從這裡出發、誘導到那裡去之意。在中文裡,「教育」二字連用成詞,初見於《孟子》盡心篇。孟子認為,有三種事可讓君子感到快樂,其中的第三種,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說文解字》認為孟子所稱的「教」,是「上所施,下所效」,而「育」則是「養子使作善」。因此,「教育」就是教導子弟為善之意。類似地,《禮記學記篇》也說,「教」是「長善而救其失」,所謂「長善」,就是使人更有德性,而一個人之所以會更有德性,是因被感化之故。由上可知,不論在東、西方,於討論教育時,都主張其目的是在誘導一個人使其為善,至於方法,則重在啟發、誘導。 教育,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藝術。按提供場所之不同,教育得有學校、家庭、社會,以及自我教育之分;按進行時間之不同,教育又可有學前、在學,職前、在職等之分。在廣義的範圍下,學校、家庭、社會和自我教育,均包括在內,因此,施教的組織,不須具一定的型態,教育的進行,也毋須事先作成計畫或具備一定的程序,教師是否須具備某種資歷,也不講究。但是,時至今日,學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結構性愈來愈高,對進行教育的機構、進行的方式,以及教師的資歷,都有一定的要求。 不過,不論結構性的高低,不論是在教育的提供者或收受者,均在追求教育的有效性,只是當結構性愈高時,衡量時所遭遇的困難,就愈小。有效的教學,除須辨認教學之目標、進行教育所處的環境、掌握應開設的課程、教學之內容外,還須活用各種教學方法。 所謂會計教育,在狹義的範圍,係指培育未來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在廣義的範圍,則不以從事會計工作的人為限,可涵蓋所有使用會計資訊的人。本文的範圍,限於前者。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可以在企業、政府機構或非營利組織之內,辨認與衡量所在機構的財務資訊,將之製成財務報表,再把報表提供給他人使用,亦可在這些機構之外,驗證這些機構所編製報表是否正確,再藉查核報告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供其他相關服務。後者係專業會計人員,對後者之教育,為professional accountant education,本文將其稱為會計師教育。這種教育,與對前者之教育不可分割,均為會計教育,在學校裡,相當大的部分係同時進行,不過,一旦離開學校,即有不同。會計師教育,包括在學與在職,均是本文探討的內容。 我國大學教育之目標,在83年1月大學法修正前,為「研究高深學術,養成專門人才」,83年大學法修正後,改為「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其目標由培養「專門人才」改為培養「人才」,也納入一個人做為通才之能力。陳伯璋(民83)以為,修正後大學法所稱的人才,係指具有通識基礎之專門或專業人才。因此,大學會計教育的目的,應在培養具有通識基礎之高級會計專業人才,包括企業會計人員及執業會計師。這二種工作,均與財務報表有關。 財務報表,是代理人(agent)用來把會計資訊傳遞給主理人(principal)的工具。主理人,如投資人、債權銀行等,是報表的使用人;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