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导与练》一轮复习复习试题(人教版)第三模块文化史检测试题.docVIP

2014届《导与练》一轮复习复习试题(人教版)第三模块文化史检测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导与练》一轮复习复习试题(人教版)第三模块文化史检测试题.doc

第三模块 文化史检测试题(教师备用)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2江门调研)《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其中体现的思想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C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作品,题干中“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等信息体现了董仲舒主张的“天人感应”学说,以此来约束君主行为。 2.(2013惠州二调)国学大师南怀瑾(1918~2012)曾自撰一副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据此判断要想成为“国学大师”,必须(  )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②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大教,谙熟天文地理 ③熟知古今历史,精通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④会说百种方言,深得老百姓爱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三大教”在中国古代指儒释道三教,百家即各种知识。 3.有西方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该学者认为(  ) A.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前的 B.中国外表僵化内部充满活力 C.中国传统社会与埃及相类似 D.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并且连续不断 解析:A “木乃伊”“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这些形象的比喻说明,传统中国社会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的束缚下停滞不前。 4.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 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解析:A “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是把天理和儒家价值观统一在了一起;“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又把天理与宇宙秩序统一在了一起,而这两者又都统一在理学之下,故选A。 5.(2012深圳质量测评)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 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 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 解析:B 题干中信息说明,明代时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紧紧束缚了人们的行为。 6.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  )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成就只有“写经体” 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 解析:C 材料反映“写经体”的出现源于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说明C项正确。A项错在“最高峰”,B项错在“只有”,D项错在“源于宗教艺术”。 7.(2013银川月考)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解析:D 伴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答案为D。 8.“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解析:B A项说法错误,汉字的演变趋势应是由繁到简;C项说法过于绝对,图画文字也是一个重要来源;D项与材料不合。“舞”字是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的,故选B。 9.一位著名的绘画史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他所说的“古”与“近”,应指何时(  ) A.晋、唐 B.唐、宋 C.宋、元 D.元、明 解析:B 晋唐画风相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