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年级主题班会设计集
HYPERLINK /hwcy_2006/blog/ \l m=0t=1c=fks_084067093087086071080084095095080085086075092084094071 \o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2010-09-01 10:34:46 阅读79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
初三年级(下)主题班会设计说明(撰稿:陈勇)
活动课程设计说明:进入初三,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情绪紧张,学习能力抑制等情况,及时地干预学生的情绪障碍,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应考心态,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重要作用,而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1、在挫折与失败中获取成功意识的培养,迎接中考动员。
2、学习方法的指导与交流。
3、青春期的心理疏导。
4、积极心态的培养。
5、集体主义荣誉观的培养。(为母校争光)
6、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配合招生,留念洪外。
7、中考励志动员。
8、话离别,共进步,创辉煌。
一、??? 主题:笑对生活
活动设计
每个人都会面临失败和竞争,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越强,挫折带给他的消极作用越小。相反,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低,必然会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不利的状态下,影响自己的学习和进步。可见,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有助于他们顺利走过漫长的学习和生活历程,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
辅导目的
?1、正确看待并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2、充分认识困难和挫折与成功的关系。
3、了解畏难心理对学习和工作的消极影响,树立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
辅导前准备
1、战胜困难的故事:《牛顿受辱发奋》。
2、收集班中一些能够在挫折中奋起,并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
3、准备心理测试的问卷(每人一份)。
4、准备两首中学生喜爱的歌曲《真心英雄》、《阳光总在风雨后》;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录像片断。(约两三分钟)
辅导步骤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谈一谈曾经所遭遇的困难与挫折,并谈一谈当时的感受。
2、揭题
在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走一条平坦的路,但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境,也有逆境。有人说,挫折是人人有份的“快餐”,也就是说,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失败,乃至遭受不幸。这时候,你是被挫折吓倒,一蹶不振,还是以顽强的意志走向成功呢?老师想请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应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二辨析事例导出问题 1、导言
挫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苦难对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80年代末,在我国的南方某市,曾经发生了两个震撼全国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十来岁的小男孩。下面请同学们来看这两个故事。
2、利用投影出示这两个故事
故事一:一个11岁的小男孩,他同桌同学手表丢了,那位同学告诉老师手表可能是他偷走了,老师找他了解一下情况,并没有认定是他偷的,但他承受不了这个刺激,竞上吊自杀了。
故事二: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在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后,还顽强地与死神博斗,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坚持接受化疗。更感人的是,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化疗,其他时间坚持上学,而且学习成绩良好。
3、讨论:你赞成哪个男孩的做法?为什么?
4、小结:
这是两份截然不同的人生答卷!前者,在小小挫折面前,主动地放弃了生的机会何等脆弱!后者,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仍然努力奋发向上,是何等的刚强!这两份答卷给我们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三、听录音故事,激发学生讨论。
1、学生听故事——《牛顿受辱发奋》
牛顿小时候很聪明,但读书并不用心,都把心思用到做手工、想问题上了,所以在老师、同学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笨孩子。
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架小风车带到学校。同学们都围拢过来看。正在一帮小家伙眨巴着眼睛羡慕牛顿的时候,一个同学怪声怪气地说:“哟!这风车做得还怪灵巧呢!”这同学讲的是反话,因为他平时学习成绩好,一直在牛顿之上,看到牛顿在他面前表演,很不服气,于是又提高嗓门说:“你这小风车外型造得还可以,可它为什么会转动,你懂得这原理吗?”牛顿一时答不上来,脸就红了。那位同学劲头更足了:“哼!说不出来吧,可怜!自己做的东西自己讲不出原理,说明你只不过和木匠一样!”牛顿被他这番话羞得无地自容,他哭丧着脸,走开了。这时,原来围在牛顿身边的一群小同学也一个个对他另眼看待了。“木匠!木匠!连原理都讲不出来,还在这里显示!”说着,有的同学就动手打他的风车,别的同学也跟上去,七手八脚把牛顿的小风车打了个稀巴烂。
牛顿心里很难过,眼泪一滴滴地流下来,事后他细想:这些同学为什么欺侮我呀?还不是我自己不争气?自己为什么不下决心把功课学好呢?夜已经深了,小牛顿还在想白天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