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区域概况
1.1 自然概况
1.1.1 地理位置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是山区和平原交汇处,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黄淮平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使这里雨量充沛,气候宜人。驻马店市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战国的诸侯称霸,楚汉争雄,到历朝历代的频繁战争,多为中原逐鹿的战场。现在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从市区穿过,交通十分便利。相传大禹分天下为九州,驻马店市位于九州之中,天下之中,所以有“天之中”之称。
宿鸭湖位于汝南县境内,西距驻马店市25公里,东距汝南县城8公里,新驻公路纵贯全境,交通非常便利。
1.1.2 地质地貌
经河南省地质局驻马店水文地质队测定,宿鸭湖地区的地质结构属第四系淮河堆积、湖相沉积区。根据钻孔揭露地层,下部相当于中更新(Q2)地层,上部为更新统新蔡组(Q3)地层及近代河流冲积层。在中更新统时期,形成冲积扇。地面海拔40~70米之间,地势平坦,坡度很小,比降由1/1000逐渐过渡到1/5000。宿鸭湖是在平原上筑长坝形成的大型平原水库。
1.1.3 气候条件
宿鸭湖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带,兼有两种气候带的特征,属大陆性季风型的亚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历年平均气温为14.9摄氏度,无霜期221天,年均降水量为962毫米。这种温和的气候条件加上宿鸭湖广阔的水面,适宜多种动植物及水生生物的繁衍生息。
1.1.4 水文条件
宿鸭湖属淮河流域,水库建成后,控制流域面积4498平方公里,总库容16.56亿立方米。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32亿立方米。有汝河、云溪河、罗店沟、冷水河等河流注入宿鸭湖。湖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167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30万平方公里。由于湖水较浅,湖底泥沙易于泛起,湖水中泥沙含量较大,水质较肥,适宜鱼类生长。
1.1.5 生物资源
宿鸭湖宜鱼水面积10万亩,水质肥,光照充足,鱼类生长迅速,味道鲜美。现已发现38种鱼类,其中鲤形目有30种,鲈形目有3种,鳗形目有3种,鳢形目和刺鳅目各一种。鱼类中鲤鱼不仅产量最高,而且肉肥味鲜,食用价值较高,可与黄河鲤鱼媲美1979年被河南省政府定为商品鱼特供基地2004年举办的河南省首届水产品博览会上,“宿鸭湖生态大闸蟹”荣获“河南省名优土特产品金奖”,另有相当数量的甲鱼、螺、蚌类,特别是湖内蕴藏着约2000万公斤左右的褶纹冠蚌,是培育珍珠的亲体。
湖西滩地及湖边浅水区生长有万亩芦苇,沿湖宜树区,已种植3.65万亩树木,计80.3万株。并且由于湖面大,芦苇丛生,湿地面积较大,有大量的野鸭、大雁、白鹭等鸟类在此栖息,特别到秋冬季节,万只野鸭、大雁齐飞,场面蔚为壮观。
库区周围及水中小岛上有獾、黄狼、猫头鹰、天鹅等30多种野生动物,植物药材有龙胆草、穿心莲、半夏、香附等231种,动物药材有蜈蚣、蝉衣、夜明砂、水蛭等39种。
1.1.6 土壤条件
宿鸭湖总面积25万亩,土壤总面积10万亩,计有潮土、砂姜黑土、黄棕壤土3个土类,黄褐土、粗骨性黄褐土、砂姜黑土、灰潮土4个亚类,11个土属,22个土种。潮土总面积8万亩,约占景区内土壤总面积的80%;砂姜黑土总面积2万亩,约占景区内土壤总面积的20%;黄棕壤土主要分布在岗坡地带,面积很小。
1.2 社会概况
1.2.1 历史文化
宿鸭湖所处的汝南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人在此定居。境内发现仰韶文化遗址3处,龙山文化遗址17处,其他文化遗址6处。
宿鸭湖原是汝南县城西北燕亭乡、楚铺乡东北境的官场坡。旧时的宿鸭湖一带地势低洼,饱受洪水泛滥之苦,当地居民逃荒要饭,流离失所,致使周围村庄稀,成为野草丛生,野鸭水鸟栖息之所。建国后的1957年6月,以水利部批准决定修建宿鸭湖。1958年3月1日动工,7月1日结束,筑起35.29公里的防洪大堤。后经多次除险加固,坝顶高度达到59.2米,坝顶宽度达到8米,并增了防浪墙,加固了泄洪闸。初步估算,宿鸭湖兴建40多年来,产生的防洪效益超过150亿元,是兴建水库投资的近100倍,保护了下游数以万计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宿鸭湖有着众多的民间传说。处于湖水淹没区的“董公村”传说是董永和七仙女相会的地方;“娘娘庙”供奉的是明朝的贤德娘娘;湖中的“仙女桥”传说是七仙女下凡后经常沐浴的地方,现桥上仍有仙女们留下的脚印,此桥桥下泉水清澈见底,深不可测,且泉水甘甜无比,能医百病;“王莽店”传说在东汉时期王莽追赶刘秀时,因天色已晚,在此歇脚过夜,因该村鸡鸣时间较刘秀所住村庄晚了一个时辰,错过时了追赶刘秀的大好时机,最终落了个亡国灭族的下场,后人教育子女凡事都不要拖拉等待,以免悔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