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扎根生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研究.doc
扎根生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研究
摘 要:从捕捉“生活素材”,创设情境;设置“生活背景”,深化体验;回归“生活天地”,引导应用等方面研究扎根生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通过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让数学影响和改造生活。让数学教学扎根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思维;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96-01
新课改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能力为目的,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知识、锻炼技能、提升能力。因此,要将数学教学紧紧扎根生活,这样才能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更轻松有趣地学习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入手,捕捉“生活素材”、设置“生活背景”、回归“生活天地”,把生活实际与数学问题融会贯通,使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归于生活,真实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内涵和无穷魅力。
一、捕捉“生活素材”,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大多抽象难懂,内容枯燥无味,尤其是在计算方面,更是让部分学生苦不堪言。为此,教师应该综合考虑教材特点、学生个人特性和对应生活场景,以此捕捉“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在情境中掌握精华,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例如教学“乘法口算”时,可以在课前对学校周边的几家快餐店进行走访调研,经过数据分析,最终归纳总结出课堂需要的数据。上课时,向同学们提问:“学校周边的小吃店你们经常去吗?一般都喜欢吃什么啊?”由于刚过饭点,又在课上讨论小吃的问题,所以学生们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吃李先生家的牛肉面。”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吃饺子。”随后向学生展示老师的调研数据:“昨天中午的一段时间,王师傅家馄饨店一共卖出32碗,每碗馄饨按平均4元计算,那么谁能算出昨天中午王师傅的收入是多少呢?”学生们纷纷动笔开始计算,写出算式,计算出得数。往往是最具体、贴近生活的事物,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们期待数学与生活的碰撞,期待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解决问题,期待能在数学中看到熟悉的事物。捕捉“生活素材”,创设情境,这是教学的法宝,更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二、设置“生活背景”,深化体验
建构主义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从学生生活背景出发,从身边最贴近的地方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感知具体的事物,感知形象的事物,逐渐积累,增长经验,深化体验。例如,在讲授8+5×6这类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时,可以设置这样的生活场景:假如现在在一家文具店购买所需的文具,其中一支钢笔是8元,一个笔记本是6元,那么现在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是多少钱?如果要买5个这样的笔记本呢?问:“这些文具一共需要多少钱?”一个学生列出了式子:8+6+6+6+6+6,另一个学生列出了不一样的式子:8+5×6。然后,大家开始讨论“8+5×6”该怎样算。有的学生说先算加法,有的说先算乘法。当学生的意见趋于一致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再随即追问“为什么先算5与6的乘积,能否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在知识运用的体验中,学生们能够轻松地理解生硬的理论和抽象的内涵,也能够在体验中深化理解、巩固知识,做到一举两得。因此,教师只要把学生带入生活背景之中,将课堂资源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深化体验,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美好。
三、回归“生活天地”,引导应用
不论什么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并非简单地记住理论,而是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数学教学当然也不例外,要将课堂知识内化于心,再回归生活,真正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让学生回归生活,跟随父母一起去超市体验购物的过程,包括看商品标价、选购、付款、找零等,仔细观察手中交易的人民币。一位同学是这样描述他的经历的:“昨天去超市,妈妈给我带了10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用了80元,我付给收银员姐姐100元,找回一张10元、一张5元和5张1元的纸币。除了认识人民币,还知道这次购物可以用计算公式来表示,即100-80=20。”由此,学生除了认识了人民币,对于“100-80”这类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竟然也有了认知。生活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各种信息知识融合而成的,此时对于学生的考验则愈显艰巨。因此,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在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中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扎根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真正的价值所在,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正如数学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