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基极限承载力.ppt
                    地基极限承载力 普朗特尔-瑞斯纳公式 普朗特尔-瑞斯纳公式 H.Reissner课题(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 3、索科洛夫斯基课题 普朗特尔公式的进一步发展 极限承载力的计算通式 对普郎特尔-瑞斯纳公式的修正补充 对普郎特尔-瑞斯纳公式的修正补充 对普郎特尔-瑞斯纳公式的修正补充 基本条件 假设的滑裂面形状 极限承载力 承载力因数 修正 修正 影响极限承载力的因素 * 极限平衡理论——土体处于理想塑性状态时的应力分布和滑裂面轨迹的理论 应用范围:工程中常用于求解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和地基的滑裂面轨迹。     目前,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都是针对整体破坏形式推导的,对于局部剪切和冲剪破坏情况,先按整体破坏形式计算,然后根据经验加以适当的修正。 极限平衡理论 仅有自重时,平面问题的静力平衡方程  			 										  2.   极限平衡状态条件 	无粘土			粘土			 求解思路 无重介质地基的滑裂线网 B E F B p d C 基本假定: 1)基础底面光滑 2)地基土无重量(γ=0) 3)不考虑基础侧面荷载作用(q=0) 1、当荷载达到极限荷载pu时,地基内出现连续的滑裂面。滑裂土体可分为三个区::    I.朗肯主动区     II.过渡区     III.朗肯被动区 1、 L.Prandtl课题(1920) Ⅱ Ⅰ III 按上述假定Plantl求得地基中只考虑粘聚力c的 极限承载力表达式 无重介质地基的滑裂线网 B E F B p C 无重介质地基的滑裂线网 B E F B p 实际地面 d C H.Reissner求得γ=0,c=0,仅考虑基础两侧地基土重量时,由基础侧面荷载q=γH产生的极限承载力公式 有重介质地基的滑裂线网 B E F B p C 索科洛夫斯基用差分法求得c=0,q=0,仅考虑容重γ时的极限承载力公式 2、1955年,梅耶霍夫(Meyerhof):   3、1961-1970年,汉森(Hansen): 4、1973年,维西克(Vesic): 1、1953年,卡柯(Caquot)、凯利赛尔(Kerisel): 对于实际工程中c、q、γ均不为零的各种情况可将以上各式合并,即可得极限承载力的计算通式: 式中Nq、Nc、Nγ称为承载力系数,它们都是φ的函数,可以查表求得。 地基承载力由三部分组成: 1、滑动土体自重所产生的抗力; 2、基础两侧均布荷载q所产生的抗力; 3、滑裂面上粘聚力c所产生的抗力。 基础形状的修正系数 矩形基础 圆形、方形基础 偏心与倾斜的修正系数 魏西克修正 汉森修正 基础埋置深度的修正系数 地基基础间摩擦力很大。当地基破坏时,基础底下的土楔体ABC处于弹性平衡状态,称为弹性核。AC面与水平面呈φ角。 A C B 当地基与基础间摩擦力很小时,地基破坏时,基础底下的土楔体ABC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但AC面与水平面呈45+φ/2。 Terzaghi(太沙基)课题 D ?mD (1)条形基础,垂直中心荷载; (2)考虑地基土的自重,基底土的重量??0 (3)基底可以是粗糙的; (3)忽略基底以上部分土本身的剪切阻力,简化为上部均布荷载q= ?D 被动区 过渡区 刚性核 (1)地基破坏时沿着CDF曲面滑动,出现连续的滑动面。DF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o-?/2。ADF为朗肯被动区,ACD为对数螺线过渡区。 (2)将基础底面以上的地基土看作均布荷载q=?D,不考虑其强度,将这一部分土体视为松散体。 C D F A Ep=Ep1+Ep2+Ep3 ? W pu B 1)当基底绝对粗糙时,夹角为?; 2)考虑刚性核的平衡: 荷载: pu 自重:W 粘聚力:C 被动土压力Ep Ep1:土体自重 Ep2:滑裂面上粘聚力 Ep3 :侧向荷载 考虑刚性核的平衡 在上述假定的基础上,可以从刚性核的静力平衡条件求极限承载力 0 10 20 30 40 10 20 30 100 0 80 60 70 50 40 60 40 20 对于局部剪切破坏的情况(软粘上和松砂),太沙基根据应力—应变关系资料建议用经验的方法调整抗剪强度指标。即: 方形和圆形基础极限承载力公式  方形   圆形 局部剪切破坏  整体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  整体破坏 滑动土体自重产生的抗力 滑裂面上的粘聚力产生的抗力 侧荷载?D产生的抗力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神分析-人格and-人际交往课件.ppt VIP
 - 儿童A族链球菌咽扁桃体炎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5).pptx VIP
 -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 讨论 教学设计 .docx VIP
 - 2023年最新资料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中兴通讯为例.docx VIP
 - 精神分析人格and人际交往课件.pptx VIP
 -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4版)张绍群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