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版)知识专题突破(教师用书)专题二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版)知识专题突破(教师用书)专题二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版)知识专题突破(教师用书)专题二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解析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绝招三 理解大意抓标志——断句选择题 全国新课标卷对断句的考查始自2014年,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全国新课标卷对此又做了微调,把断句题放在了文言文阅读题的第一小题的位置,顺序的调整是一种新的导向。全国新课标卷对此未做变动,足见命题人对文言文断句题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断句题是一个送分题,因此,文言文阅读类题目要想取得高分,断句题不容有失。 题型分类 客观型断句题 主观型断句题 命题特 点总结 1.选材特点: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去掉标点,设置选项考查。 2.命题形式:一般停顿8处左右,设置4个选项,难度不大。如全国新课标卷、天津市卷、山东省卷。 1.选材特点:主观型断句题有两类,一类是提供语境的主观型断句题,即从选文中截取一段话,去掉标点,设置试题,一般停顿8处左右,分值为3~5分,如高考浙江省卷;另一类是提供非充分语境的主观断句题,即不在前文给出的阅读文段中选取材料,而是另选一个小文段,要求考生进行断句。如2014年高考重庆市卷、高考四川省卷。 2.命题形式:设置6~8处停顿,自己划停顿。 命题共 性解读 断句题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注重对文言句式、修辞手法和语法特点的考查。 授解题绝技    [增分妙招] 断句选择题3步走 第一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断句的前提是对文章或语段意思的准确理解。考生拿到一个文言文片段,先不要急着断句,而应该先通读这个片段,大体了解这个文言文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 如果是史传类文本,那么考生要明确“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发展、结局);如果是议论性散文,那么考生要明确论点、论据等内容。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关键 通过第一步,将能断的先断开,化大为小,缩小思考范围,再集中精力通过抓标志分析难断的句子。具体来说,标志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词语,二是句式。 1.根据标志词断句 一般须在其 前面停顿的 4类词 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如吾、余、尔、汝、彼、斯,等等) 发语词(夫、惟、且、盖,等等) 关联词(至若、苟、虽、纵、向使、若夫、至于,等等) 疑问词(何、谁、孰、安、胡、岂,等等) 续表 一般须在其 后面停顿的 2类词 语气助词(也、乎、哉、与、欤、尔、耳、邪、耶、矣、焉,等等) 对话词(曰、道、言、云,等等) 一般须在其 前后都要停 顿的2类词 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官名、爵名、书名、庙号、年号、度量单位、典章制度,等等)从语法的角度判断它们是做主语还是宾语,主语在前停顿,宾语在后停顿 句首感叹词(呜呼、嗟乎、噫、噫嘻、悲夫,等等)前后均要停顿 2.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者……也”这一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第三步:断后通读查连贯 断完句后,考生应通读一遍全段文字,检查句意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句间衔接是否自然圆合,并注意是否与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相符。 [典例剖析]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