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长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VIP

陕西省宝鸡市长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宝鸡市长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长岭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2015.4) 命题人:蹇小莲 高文良 审题人:高赵文 第Ⅰ卷 选择题(78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页相应表格内。本大题共39小题,共78分。)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政策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2.宋朝梅尧臣有一首《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文中所描绘的灌溉工具是 A. 水磨 B. 筒车 C. 水排 D. 翻车 3.右图是明代“耕耘图”,其所揭示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A. 刀耕火种 B. 自给自足 C. 男耕女织 D. 精耕细作 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煤炼铁的国家之一,用煤做燃料冶铁最早出现在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5.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材料中涉及土地制度的变革是 A. 废除井田制,实行均田制 B. 井田制取代氏族公社所有制 C. 由井田制变为土地私有制 D. 从土地私有制向国有制发展 6.《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7.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 打破了交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B. 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C. 出现了大规模的长途贩运贸易 D. 政府加强了对商业的监管 8.《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9.《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①自然经济解体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明清时期活跃在全国的商帮是 A.徽商、晋商  B.鲁商、陕商  C.浙商、粤商  D.闽商、晋商 11.清朝时期,由政府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十三行”设在右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13.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应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1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有:①政府提倡与鼓励;②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 ①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