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防震减灾知识讲座.ppt
十五、地震前应做什么准备? [一] 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二] 居住在人口密集区的,要确定和熟悉疏散线路。 [三] 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十六、何为避震空间? 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 ——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 ——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 ——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 ——阳台、外墙边、窗户房。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地震专家认为:震时必须保持镇静、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这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十七、避震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避震要点 十八、地震来了怎么办? 假如正在教室里上课,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在室外操场时,可原地趴下不动,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一] 在学校内怎样避震? 在平房内时,尽量保护头部,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旁)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在楼房内时,遵循就近躲避原则。保护头部,就近躲避到床、桌等“安全三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跳楼,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 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乘电梯。 (二)在家中怎样避震? [三] 商场怎样避震? 假如正在商场购物,可就近蹲、靠在柱子或墙根。注意远离货架上的物品,防止砸伤;也不要挤进人流,防止发生踩踏! 首震过后,在工作人员指挥下,沿安全通道迅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 [四]在体育场(馆)、影剧院怎样避震? 震时要镇静,就地蹲或趴在排椅间,护头。注意避开屋顶悬挂物。不乱跑乱挤,防止踩踏。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避开人多的地方; 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电线杆、广告牌、高大烟囱、水塔等);避开立交桥、过街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五]在街道上怎样避震? 司机应及时停车。乘客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尽量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首震过后再下车到空旷地带。 [六]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怎样避震? 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袭击。 [七] 在海边如何避震? 野外避震要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时,要沿着与岩石滚落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八]在野外怎样避震? 十九、地震时怎么避险? 1984年如东县以东的南黄海发生6.2级地震,南京、扬州一带有近百名学生跳楼逃生,结果大都摔伤了。 千万不要从楼上跳下 1994年台湾海峡地震,广东沿海一些地区中小学生惊慌外逃,互相拥挤,发生踩踏事故,造成伤亡。 千万不要拥挤逃生 选择安全空间和正确姿势就近避震 二十、地震发生后怎样自救? 首震过后,有逃生条件的应迅速转移到空旷地带或附近的避难场所。 已逃生出来的人,应观察好建筑物毁坏情况和合适路径再回屋救人,或抢救财物。同时要密切注意强余震。 强震后,往往还会有多次余震发生,生存环境可能继续恶化。 (1)要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2)一时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尽量移动压在身上的物体,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护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救援。(3)保持头脑清醒,不要沉睡,不可大声呼救。发现室外有人时可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千方百计补充水份,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要沉着冷静,树立生存信心,坚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拓展生存空间,保护身体,保存体力,适时呼救。 她坚强地告诉救援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