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新人教版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指三种味道。宋代李淑的《邯郸书目》一书写道:“诗书,味之太羹(gēng),史为杂俎(zǔ),子为醯(xī)醢(hǎi),是为书三味。”太羹指的是肉汁,俎就是切肉,醯醢是加佐料做成的肉酱。这里是用三种味道的食物比喻古代的三类书,即经书、史书和诸子百家的书。 三味书屋对联:上联 “ 至乐无声唯孝悌”,下联 “太羹有味是诗书”。意思是最好的音乐是无声的“孝”、“悌”两种道德,而最美味的菜肴应当首推诗书了。 当堂练习 (一)阅读课文第二段答题。 1、这段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段中有许多动词运用很精炼传神,找出一例做简要赏析。 3、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4、结合文段内容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文段开头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6、理解填空:文段的景物描写层次十分鲜明,“不必说”侧重于事物的___________的描写,其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侧重事物的__________的描写其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这两个“不必说”是对百草园____________的描写,“单是”则是_______________性的描写。 答案:1、找蜈蚣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2、如“伏”字,既写出了黄蜂体形的肥胖,有写出了了娇憨可爱的形象;如“窜”简洁形象的表现了云雀的轻捷迅疾,突出了孩子的美好向往。 3、略? 4、我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热爱自然的少年。 5、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现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对自然美景的浓厚兴趣。? 6、静态;由低到高;动态;由高到低;整体;局部 (二)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用一支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些秕谷,棒上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便罩住了。···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1、上文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 2、文段详写了冬天在百草园的活动——捕鸟,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捕鸟的情况?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3、文段中心是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 4、文中写\\\我\\\和闰土的父亲同样的捕鸟方法,收获却不同,仔细品味词句,说说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在三十年后还记得“得失的缘由”? 答案:1、支撒系牵拉? 2、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冬天的百草园依然乐趣无穷。 3、以百草园的无味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4、捕鸟之事一直是\\\我\\\的记忆中的乐事,闰土父亲说\\\我\\\太\\\性急\\\而少得的话给\\\我\\\启迪:遇事要沉着镇定,所以难以忘怀(言之成理即可)。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 何首乌的根 覆盆子 初中语文 七 下 品味动词准确性 细读课文第7段: 划出描写捕鸟的动词, 然后用手边的物品做道具, 边模拟捕鸟的动作, 边复述捕鸟的过程。 初中语文 七 下 用准确的动词填空:     (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 )鸟雀下来( )食,( )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初中语文 七 下 用准确的动词填空: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课文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描绘百草园景物的,我们不难看出童年时代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由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 在“我”眼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点? 从“他”用手按住斑蝥的的脊梁,看烟雾从后窍喷出的神态到接连不断地拔起何首乌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到童年的“我”是个热爱大自然、极富好奇心的孩子。 用“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表达高度赞美之意。运用拟人手法,“低唱”“弹琴”流露出“我”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流露出 “我”对百草园的热爱。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体会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快乐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体会文章语言的具体生动、准确传神的特点。 3、借鉴本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进行写作,从而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精彩。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读文章,学习字词,概括主要内容,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讲练结合,品味百草园之趣。 第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