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春明在

七○年代臺灣的鄉土文學運動 鄉土文學運動的第一個口號是「回歸鄉土」,其目的在於把六○年代文學的「西化」傾向扭轉過來,重新審視、要求文學回來「關懷現實,反映現實」。 所謂關懷現實乃是要求重視臺灣下階層民眾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當時許多作品描寫臺灣農民、漁民、工人生活或原住民的惡劣處境問題。 總結來講,七○年代的鄉土文學具有三種傾向: 民族的(反西化、回歸鄉土)、寫實的、同情 下階層的 。 鄉土文學代表作家 陳映真→以隱晦的手法表達他對現實的關懷和知識分子的無力感,如〈將軍族〉和〈一綠色之候鳥〉。 黃春明→擅長寫傳統農村的小人物和他們在都市的遭遇,如〈鐲〉和〈兒子的大玩偶〉。 王禎和→偏向於描述農村、小鎮小人物的卑微心理,如〈嫁妝一牛車〉。 宋澤萊和洪醒夫寫農民,王拓和楊青矗分別寫漁民和工人,吳晟可說是出身農村最重要的鄉土詩人,而莫那能則是第一位為原住民發聲的詩人。 「死亡」一詞的代稱 由於習俗忌言死亡,因此發展出眾多「死亡」的避諱語。 以「離開人世」表示,如棄世、辭世、歿世。 以「眠」或「睡」表示,如長眠、永眠。 以「故」表示,如故去、亡故。 宗教避諱語,如圓寂、仙逝、登仙。 古時少壯而死曰夭,未滿二十歲而死曰殤。 古代有些避諱語則與死者的地位有關,《禮記.曲禮》曰:「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姨仔/阿母 早期臺灣民間的風俗,若幼童多病痛,撫養不易,則讓幼童叫自己的母親作「姨仔」,不稱「阿母」。 此即臺語俗諺中的「別人 的小孩較好養」之意,希 望幼童能順利長大。 八仙桌 八仙桌專為祭祀時擺供品而置,平時不能擺東西,亦不用來進餐。 八仙: 漢鍾離、張果老 韓湘子、鐵枴李 曹國舅、呂洞賓 藍采和、何仙姑。 圖片來源:.tw 冥 紙 冥紙的由來 相傳唐朝魏徵死後,唐太宗悲傷過度而昏厥,到了陰曹地府。太宗在地府見許多孤魂野鬼在哭泣,查問結果,始知他們都是大唐開國時被殺的敵軍或匪徒。太宗於心不忍,決定行功德,賜給他們一庫黃金。接著,太宗又看到陰間輪迴的情形,當即發誓回到陽間之後,一定為他們做法事超渡。不久,太宗甦醒返回陽間,立即下詔大赦天下,廣召高僧,舉辦超渡法會,為死者作金銀紙錢,並且訂定焚燒紙錢的法令。 冥 紙 民間使用的「冥紙」種類眾多,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1.金紙:使用於眾神明,因箔紙塗金油,故稱金紙。如壽金、福金、天公金。 2.銀紙:使用於祖靈或鬼族。箔紙不塗金油,呈銀色。如銀紙、七旬金、掛紙。 3.特殊用途神紙:為乩童指派使用,用來消災解厄。如替身。 故事、情節與主題 敘事觀點 人物塑造――粉娘的形象 語言風格 場景呈現 段落分析 第一大段:開端,描寫粉娘第一次「死去」。 包括(一)~(三)段 第二大段:發展,描寫粉娘第一次「活來」。 包括(四)~(十五)段 第三大段:逆轉,描寫粉娘第二次「死去」。 包括(十六)~(廿一)段 第四大段:結局,描寫粉娘第二次「活來」。 包括(廿二)~(廿三)段 故事、情節與主題 本文表面在講一個家庭(鄉野老人)故事,內在卻透顯了現代社會身為老人的悲哀。 黃春明以荒謬的情節取代深切的控訴,反而轉化了「老人遭棄養」的社會議題,鋪陳出家庭關係中倫理的失落、親情的疏離。 「好多人已經好幾年連大年大節,也都有理由不回來山上拜祖先了。這次,有的是順便回來看看自己將要擁有的那一片山地。」淺淡的話語,點出了現代人的「功利」取向。 故事、情節與主題 在古典小說的脈絡中,「死而復生」原是喜劇收場,本文卻讓「死亡/重生」有悲劇性的收束。 「她以發誓似的口吻說:『下一次,下一次我真的就走了。下一次。』最後的一句『下一次』幾乎聽不見。她說了之後,尷尬地在臉上掠過一絲疲憊的笑容就不再說話了。」粉娘是太過疲憊而無言?還是粉娘真的離開人世了? 結尾情節的設計既出人意表,又在意料之中,這 正是黃春明淬鍊小說藝術的深度。 敘事觀點 本篇小說採取第三人稱的敘事手法。此種敘事觀點可以用「相對」客觀的角度,綜覽小說中的人物面貌。 粉娘的低語,炎坤的話 語、動作,老狗的吠叫 及心理活動等等,像一 幅平面圖開展在讀者面 前。 人物塑造――粉娘的形象 是信奉神明的老人家。粉娘首次醒轉,即到廳堂燒香禮佛,因體力虛弱,要么兒到廚房泡茶供神。顯示了粉娘活在傳統信仰中的形貌。 是篤信民俗的鄉野老人。從文中為粉娘做功德的儀式及相關器物即可得知。尤其粉娘在第二回醒轉之後的對話與獨白,更可以看出她篤信民俗的心理現象。 一個以子輩為重的可親老人。小說中不時顯示她對親人回家的重視,且燒香禮佛時,粉娘不求自己長命百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