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设计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教 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 教学对象 九年级学生 课 题 分子和原子 教学时间 20分钟 (一) 教 学 设 计 思 想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探究属性和社会属性,赋予化学课程以特定的内涵。化学课程不仅要创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景,更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实际,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科学习惯,同时,发展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视角,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化学的现实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 重 点 难 点 重点:1、建立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2、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客观存在性 3、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解决措施】:以截取“小纸条”的实践活动引入,突出物质是可分的;趣味性的演示“暗香来”,以如何解释“暗香来”味贯穿教学始终。补充与改进教材实验,增强逻辑性和趣味性;通过演示、图片、影视、陈述、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获得参与体验的同时突破重点。 难点:1、学生用感官认识的物质是连续不间断的,建立“物质不连 续,是由分立的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 2、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解释生活现象。 【解决措施】:从感性到理性,启迪思维,质疑探究,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播放直观形象的微观动画,深入浅出,突破难点。 (三)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粒很小,肉眼看不见。 2、认识微观粒子(如分子)的存在性及其特征。 3、能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 过 程 与 方 法 1、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的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2、观察实验,联想对比,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知道直觉、想象与科学事实对创造的巨大作用。 感受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智慧,产生探求微观世界的热情。 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认识,培养用辩证统一观点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 (四) 教 学 手 段 授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方法上结合讲授法、实验法、探究法、启发法,使同学们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做到会发现、会分析、会总结、会应用。 (五) 教学 资源 化学用品(高锰酸钾溶液、烧杯、大试管、蒸馏水、酚酞试剂、浓氨水、滤纸条、橡胶塞),香水,PPT课件,学案。 (六) 教 材 分 析 《分子和原子》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第1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启蒙阶段,选取化学史上代表性知识尤为重要,近代化学中“分子—原子论”的建立,抓住了化学这一学科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因此分子和原子贯穿化学教学的始终。学生对“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概念的建立以及对微观粒子(如分子)特征的理解,是分子和原子系列知识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因此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教材编排的逻辑顺序和实验探究,能使教学内容更具层次感和趣味性。 (七) 学 情 分 析 1、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 2、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 3、在生活中可感的宏观物质都是连续的,要建立“物质是由不连续的、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是一个难点。 (八)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音乐影视】:芳香扑鼻、酒香不怕巷子深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