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考察之旅.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澳门考察之旅.ppt

* * 澳門考察之旅 中五慈 陳韻韻 鄭綺婷 何卓霖 唐嘉雯 蔡金鳳 序 在今年的十一月九日及十日,是我校舉行校外活動日的日子,而我們中五慈及中七則去了兩日一夜的澳門考察,在這次考察的過程中改變了我們對澳門的印象原來澳門除了有賭場外,還有很多別具歐陸色彩的建築物而且澳門本身的歷史也比香港猶久呢! 在這次的考察令我們對中國的另一個領土------澳門加深了認識,最特別的是它的建築風格因為我們很難在一個中國的地方看到一些外國建築物所以我們將會在以下為大家介紹澳門的葡式建築,請大家細心欣賞。 澳門之名的由來 澳門本來是中國的領土,原屬廣東省香山縣。 澳門這名稱的由來據說就是由當時的葡萄牙人 取名的。當年,葡萄牙人登陸澳門近媽閣廟的 地方,向澳門居民查詢該地的名稱。居民誤以 為葡人詢問廟的名字,於是便答為媽閣,葡人 將媽閣二字轉化為譯音,便得到MACAU之名, 亦即是今天的澳門了。 澳門葡式建築之歷史 早在16世紀初,葡萄牙人已經來到澳門。 於公元1557年,葡萄牙人開始在澳門定居。最初以他們棚屋棲身,後來才用石磚建屋,開始建設澳門。在16世紀中期,澳門分為兩部分:基督城和中國城,有一道長長的城牆分隔。當然葡萄牙人住在基督城;而中國人則住在中國城。但根據明代政府規定:葡萄牙人不得越過城牆,只可在基督城範圍居住活動,而中國人則無此限制,但這規定卻不大受到約束。 1557年以後,葡萄牙人積極發展澳門。他們在澳門發展,為了兩個目的:傳教和貿易。 葡人先後在澳門劃分五大堂區。利用當地的教堂位置來劃分。最早的堂區為大堂區,即現今市政廳一帶,這是澳門最早發展的地區,也是歐陸建築物最豐富的地區。其次是聖安多尼堂區,即現今白鴿巢公園一帶。第三個是風順堂區,即現今西望洋山一帶。第四個是望德堂區,即現今廬廉若花園一帶。最後一個是花地瑪堂區,即澳門北部一帶,是最遲建立的一個堂區 ,亦是最少歐陸建築物的一個堂區。    市政廳 市政廳曾面朝一條不復存在的街。在議事亭前地的三角形的尖端,彷彿還有這條街的痕跡。在這裏,廣場由一條小巷與板樟堂前地連接。這條曲折的小巷在19世紀初去澳門的商人繪畫的素描和畫中依稀可辨。在他們的畫中也可以看到市政廳附近一個柱狀的結構。葡語稱這根 典型的柱子為pelourinho,在中世紀葡萄牙市鎮和鄉村中它是處罰罪犯的地方,後來則成為了正義的象徵。 澳門之建築風格 最初的市政廳看來由中國石匠按照中國亭園的式樣建築,並根據葡萄牙人的需要加以修改。到1783年,市政廳已經有葡萄牙式城市建築典型的實用優雅的線條。1874-76年,市政廳重建成現在的模樣,但此後多次修葺。1940年,前面曾作小規模的改建:最近後面的改建規模則很大。 主教山 主教山小堂又稱海崖聖母小堂,1622年建於炮台旁,殿堂簡樸,山徑迂迴;1892年附近古堡拆除後,聖母堂得以逐步擴大,1835年重建後成為今天宏偉之規模。 鐘樓高聳入雲,十分莊嚴肅 穆,配以花徑草叢,古樹濃 蔭,建築端麗,環境優美, 游人甚眾。 聖母堂前築有高台,置有一大理石雕刻而成的聖母像,聖母雙手合拾,貌甚慈祥,面臨大海。其下有一路德聖母岩洞,循左右環抱之石階而下,可達洞前。洞內岩石嶙峋,中開拱門,內立聖母像,象徵古時聖母在法國路德城內,當眾顯靈的情景。其間正置祭壇,洞前有鐵柵圍繞,地上設有多排低矮長凳,供人跪拜、懺悔。 大三巴 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祿教堂的前壁遺跡,是澳門著名的名勝。教堂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的耶穌會神父設計,由日本工匠以么斧神工的技術協助建成。1602年奠基,1637年全部竣工,而教堂前一段長石階則於稍後完成。 這間教堂與火結下不 解之緣,從其雛型起 始,至現時僅存的前 壁牌坊,先後經歷三 次大火,屢焚屢建, 是一所活生生的歷史 見證。 游覽大三巴牌坊,除欣賞巍峨壯觀的前壁之外,還要細心瀏覽壁上精玫的浮雕及其意義。從牌坊頂部逐層而下,先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其下再分三層,每層的壁龕均藏有一銅像,是澳門早年的制炮工廠出品。十字架對下是一具銅鴿,據云代表聖神,像的旁邊圍有太陽、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徵聖母童貞懷孕一剎那時光。 銅鴿之下是一個耶穌聖嬰像,像的旁邊刻有用以釘死耶穌的工具。第三層的正中刻著一個童貞聖母雕像,旁邊以兩種花朵圍繞──分別是牡丹和菊花,前者代表中國,後者代表日本。 雕像左方還刻有「永恒之眾」, 一艘「葡式帆船」徵服魔鬼并刺穿其骷髏的圖像,象徵正義戰勝死亡。第三層的下面有一層壁龕,有四位耶穌會聖人雕像。牌坊的底部有三面大門,正面的大門刻有拉丁文MATER DEI字樣,意即「天主聖母」,兩側的門上刻有耶穌的記號「IHS」。 從大三巴牌坊鄰近的大炮台城堡下望,可以看見整座教堂原跡及其後面廣場的一些石刻。1990年至1995年間,政府在昔日聖堂的地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