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次文综历史试题
24.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分封制 B.个体农耕 C.集体劳作 D.自然经济
【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分封制是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男耕女织即个体农耕是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后才出现的,故B项错误;早期农业生产出现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不得不集体劳作,千耦其耘就是奴隶集体耕种方式,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25.明初下令迁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A.B.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C. D.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迁移富户到南京等地是为了控制他们,抑制土地兼并,保护个体农民土地,维护封建统治,但此种行为并不能杜绝土地兼并,也没有动摇地主土地所有制,且与皇室土地所有制无关。所以答案选A。
26.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对下表反映的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地区 价格 江苏 米谷每石中价1.5~1.6两白银 湖广 米每石1.4~2两白银 江西 米每石1. 5~2.3两白银 山西(部分地区) 米麦每石1.5~2两白银 山东(兖州、泰安) 粟米每石1.4~1.8两白银 A. 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 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
C. 经济重心南移必然的结果 D. 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
【答案】B
考点:古代商业。根据表格可知白银作为货币普遍流通,这反映了商业发展,商业联系加强;A不对,仅从粮价无从体现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C不对,材料无法体现,D不对,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此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7.学者张鸣认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他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
A.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催生了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政府执行对外开放政策C.《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D.太平天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考点:洋务运动产生原因。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 是指中国近代化开始,中国近代化是以洋务运动为开端,故说明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的推动作用,故本题选择A。
28.“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瞬,日东耽。处四强邻之中者,岌岌哉!”危局之下,中国展开的将爱国救亡与追求社会进步紧密联系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 D.五四运动
【答案】B
考点:中国近代各阶级的探索。题干表明日本已经崛起,所以所反映最起码是甲午战争以后的时代,所以A错; “追求社会进步”,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毫无社会进步可言,所以明显不选;五四运动是1919年,在一战后英法等欧洲国家则在中国势力大为削弱,所以不符合题意。B项的背景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情况下,所以选B
29.有人将右面漫画中端坐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对其后列强侵华权益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外国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B.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化
C.西方列强拉开瓜分中国的序幕 D.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逃往西安,期间下改变对义和团的招抚政策,下令剿杀义和团。《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洋人的工具,其中还规定外国驻军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D项正确。
30.下面是民谣《炮火声战号声》的歌词对白。该民谣的流传反映出
(女):“哎呀嘞/炮火声来战号声/打只山歌亲人听/快与敌人决死战/一点个年纪红军哥/活捉老蒋何应钦//”
(男):“哎呀嘞/妹子山歌情意深/声声唱来感动人/敌人围剿定粉碎/一点个年纪同志妹/你就早搭凯旋门” A.红军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发动民众???? ????B.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
C.长征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播种机????? ???D.共御外辱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
【答案】B
考点:国共十年对峙。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民谣中“活捉老蒋何应钦”“敌人围剿定粉碎”的信息,可以看出农村革命根据地对中共的支持和拥护,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31.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单元自测.doc
- 单片机交通控制系统的选题背景.doc
- 单片机期末复习资料试卷答案大全.doc
- 第二十五课前边开过来一辆空车.doc
- 第二十五章合并财务报表变化部分.docx
- 第二册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doc
- 单片机课后习题答案最终修改版.docx
- 第二十四章手外伤的康复.doc
-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docx
- 广西陆川县中学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基础知识竞赛(文理合卷).doc
- 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docx
- 第二讲发展观和辩证法的批判精神.doc
-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周历史 含解析byshi.doc
-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文综训练历史试题 含解析byshi.doc
- 卫生统计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doc
- 第二讲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doc
-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doc
- 江西省上饶市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一历史含解析byshi.doc
- 江西省上饶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理科) 含解析.doc
- 卫生管理初中级考试试题总汇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