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ΔM系统类似,Δ—∑M系统也会发生过载现象。我们已经知道,在ΔM系统中,不发生斜率过载的条件是: 而在Δ—∑M系统中,输入信号先经过积分器,然后再进行增量调制。这时图中减法器的输入信号为 因此,Δ—∑M系统不发生斜率过载的条件应为 由于 所以上式又可写为 为了与ΔM系统比较,仍设输入为单音频信号m(t)=Asinωk t。若要求不发生过载现象,则必须满足 或写为 由此看出,Δ—∑M系统不发生过载的条件与信号的频率fk无关。这意味着Δ—∑M系统不仅适合于传输缓慢变化的信号,也适合于传输高频信号。实际上,信号功率S0和量化信噪比S0 / Nq也都与输入信号频率fk无关。只要信号的最大幅度不超过σfs,系统就能正常工作。正由于如此,Δ—∑M系统对于预加重的话音信号(即具有近似平坦功率谱的信号)比较合适。当然,话音信号经过预加重后,还需在接收端加上去加重电路。 由于两个信号积分后的结果相减,与先相减后积分是等效的,所以图中的差值信号e(t)可以写成 这样就可以把发送端的两个积分器合并成为在相减器后的一个积分器。合并后的Δ—∑M系统组成如图所示。 §6.6.2 DPCM DPCM t 同学们可以把DPCM理解成每次采样编4位的ΔM调制 §6.6.3 自适应编码 自适应ΔM编码(ADM) 自适应差分PCM编码(即ADPCM) 自适应ΔM编码原理简介 我们学过PCM通过A律压缩可以实现“大信号大量化区间”、 “小信号小量化区间” 自适应ΔM编码原理与此类似 信号斜率较小时,使用较小的σ 信号斜率突然变大时,增大σ台阶高度 自适应ΔM编码原理框图 普通ΔM调制 可变σ输出 微分电路 整流电路 本质上 是一个 量化器 自适应差分PCM编码(即ADPCM) ITU-T建议32kb/s的 ADPCM为长途传输中的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编码方法。 (注意如果采用同样质量的PCM需要64kb/s) ADPCM基本原理(采用了预测技术) 初始预测值一般为0 求出本次采样与上次预测值的差值 下一个预测值由:“差值-查表-可变量化步长-加上上一个预测值”这个过程来完成 目前最常见的ADPCM编码过程 引入“逆量化器”可以使虚线框中完全可由数字电路来实现 步长可看作PCM中的Δ 本章重点总结 抽样定理 理想抽样、自然抽样、平顶抽样的频谱特点 均匀量化的量化噪声和量化信噪比 常用的3种二进制编码方法 A律13折线编码和译码的方法 7-11位(即PCM码与线性码)的转换方法 ΔM不过载的条件和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 作业 : P138 1,4,7,10,11,14,15 [例题6.3]若已知信号幅度在[-3V,+3V]之间,求+1.23V对应的PCM编码 x 1 x 1 PCM(非线性编码)与线性码的位数的比较(设最小单位都是Δ) 我们知道1对应的量化数为2048Δ 如果不采用上述PCM编码,而采用线性编码,则因为2048是2的11次方所以要想用线性编码(不压缩)对0~ 2048Δ中的任意一个量化数进行编码需要11位 而PCM只用了7位 PCM逐次量化编码器电路框图 3、PCM的译码 是编码的逆过程,例本教材找到某一段的某一小份后,译码用的是该小份的起点,例如本书例题6.4.3 有些《通信原理》教材译码时用的是该小份的中点,即应为-408Δ 采用中点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量化误差 表 6-3 段落码、段内码及相应电平值的关系 段落 序号 段落码 段落起点 电平(△) 段内码对应电平(△) 段内量化级数(△) 量化间隔 (△) C6 C5 C4 C3 C2 C1 C0 1 0 0 0 0 8 4 2 1 16 1 2 0 0 1 16 8 4 2 1 16 1 3 0 1 0 32 16 8 4 2 32 2 4 0 1 1 64 32 16 8 4 64 4 5 1 0 0 128 64 32 16 8 128 8 6 1 0 1 256 128 64 32 16 256 16 7 1 1 0 512 256 128 64 32 512 32 8 1 1 1 1024 512 256 128 64 1024 64 补充: PCM系统的传输格式 1. 时分复用:在时域上分离,频谱上重叠。 2. 数字复接: (1)将两路或两路以上的低速数字流合并成单一的较高速率的数字流的处理技术。 (2)复接方式:位复接、字复接、帧复接。 3. PCM系统的一次群用30路(A律)或24路(μ律)话音构成。 (1)抽样速率fs=8kHz,帧长为125μs。 (2)30/32路制式的帧结构。 Ts0 Ts1??? Ts15 Ts16 Ts17??? Ts31 每帧分为32个时隙,其中30个时隙为用户时隙,Ts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项痹病中医护理方案.doc
- 心脏外科2015答题.ppt
- 质量检验技能指南之(一)课稿.ppt
- 心理咨询师14年5月三级理论真题与答案.pdf
- 血液灌流-HP课稿.ppt
- 项目01间歇法1000吨年PET生产装置公用工程方任务0102确定供热系统方案.ppt
- 血液及造血组织课稿.ppt
- 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应用课稿.ppt
- 芯邦触摸产品介绍_20130618.ppt
- 芯片封装测试流程详解.ppt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