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醇醚燃料行业风险评价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醇醚燃料行业风险评价报告.doc

摘 要 醇醚燃料包括甲醇、二甲醚等,是重要的石油替代能源。煤基醇醚燃料是由煤(包括原煤、煤层气、焦炉煤气)通过气化合成低碳含氧燃料—甲醇、二甲醚等车用清洁替代汽油、柴油的燃料。在原料的选用中,利用高硫劣质煤和焦炉气生产甲醇和二甲醚,既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又可减少环境污染。煤基醇醚燃料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性,而且由煤转化为甲醇燃料和开发醇醚汽车十分符合煤气化、煤转化以及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醇醚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醇醚燃料包括甲醇、二甲醚等,是重要的石油替代能源。煤基醇醚燃料是由煤(包括原煤、煤层气、焦炉煤气)通过气化合成低碳含氧燃料——甲醇、二甲醚等车用清洁替代汽油、柴油的燃料。在原料的选用中,利用高硫劣质煤和焦炉气生产甲醇和二甲醚,既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又可减少环境污染。煤基醇醚燃料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性,而且由煤转化为甲醇燃料和开发醇醚汽车十分符合煤气化、煤转化以及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甲醇行业供需分析 2011年我国甲醇总产量2105万吨,比上年增加33.7%,甲醇生产企业295家,总产能达到4823万吨,比上年增加18.7%,较2007-2011年平均增长率(29.6%)下降10.9个百分点。其中新增产能867万吨,淘汰产能53万吨;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煤制甲醇大型装置运行良好;二是甲醇制烯烃装置成功投产运行;三是焦炉气制甲醇投产较多。装置开工率达56.5%,比上年增加10.9个百分点,但开工率仍偏低;进口甲醇占我国表观消费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22.9%下降到2011年地17.9%。 2011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3195.8万吨,同比增长52.8%。 2011年1-12月全国甲醇表观消费量统计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产量/表观消费量 进口/表观消费量 对外依存度 单位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 % % 2011年1-12月 2105 573.2 4.4 3195.8 71.5 17.9 17.9 上年同期 1574.3 518.9 1.2 2092 75.3 24.8 24.8 同比 33.7 10.5 266.7 52.8 5.04 -6.9 6.9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数据网 2011年,中国甲醇市场总体表现为供需齐增,供应略有过剩,过剩率为3.9%。 2011年1-12月全国甲醇供需量统计 总供应 进口量 产量 出口量 需求量 单位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数量 2678.4 573.2 2105.2 4.4 2575.3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数据网 2011年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煤制甲醇大型装置运行良好;二是甲醇制烯烃装置成功投产运行;三是焦炉气制甲醇投产较多。从装置开工率来看,统计的84家企业甲醇装置平均开工率在63%左右。 (二)二甲醚行业供需分析 二甲醚可以煤、天然气或生物质为原料制取。目前我国主要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然后将甲醇进一步转化成二甲醚。 作为一种可替代液化石油气的清洁能源,二甲醚产业在我国的发展颇富戏剧性。十一五期间,全国各地掀起了二甲醚建设热,国内二甲醚产能扩张之快、规划规模之大世界罕见,以至于国家发改委不得不连续下文,对高烧不退的二甲醚建设连泼冷水,甚至出台急刹车政策,遏制投资冲动。直至2011年,二甲醚仍呈现过剩现象,甚至是目前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化工子行业之一。 二、醇醚行业的竞争状况 (一)甲醇市场竞争状况 以华东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为目标市场,中东、中南美甲醇拥有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国内只有海南地区的甲醇成本与其相当,其余甲醇成本比国外高329~1071元/t,竞争力较差。除了生产成本本身较高的因素外,运输费用也是影响目标市场甲醇成本的关键因素。 目前国内甲醇产能大量过剩,再加上进口甲醇的冲击,甲醇生产企业处境艰难。为了减轻甲醇市场的压力,建议在甲醇产能较为集中的地区,建设大型甲醇制烯烃装置,减少甲醇商品量,生产国内短缺的石化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能力;建议距离大中城市较近的甲醇生产企业,增加甲烷化装置,生产合成天然气,作为城市调峰气源。如北方地区冬季可以生产天然气,其它季节生产甲醇,增加的投资不大,但可以达到提高装置开工率,减轻甲醇销售压力,缓解清洁能源供应短缺的效果。 (二)二甲醚市场竞争状况 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二甲醚项目,可使二甲醚生产成本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与传统柴油和进口LPG相比具有一定的成本竞争优势。此外,二甲醚替代LPG存在长途运输、国家标准体系及市场开拓问题。其竞争力不能简单根据热值和燃烧效率替代比判断。实际推广过程中,对应原油价格体系下二甲醚竞争煤价将远低于测算煤价。 三、醇醚行业风险 目前在传统煤化工领域,焦炭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际焦炭价格上涨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