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古蔺县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四川省古蔺县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古蔺县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古蔺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敕造(chì)  惫懒(bèi)  讪讪(shà)  扪参历井(shēn) B.炮烙(lào)  两靥(yàn)  呜咽(yè)  栈(zhàn)道 C.蹙缩(cù)  猿猱(náo)  歆享(xīn)  吮血(shǔn) D. 咨嗟(chǎ) 盥洗(guàn) 宵柝(tuò) 间或一轮(jiàn) 3、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_____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2)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______了。 (3)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______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A、委屈 疑虑 以致 B、委曲 疑虑 以至 C、委屈 疑惑 以至 D、委曲 疑惑 以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贾宝玉与其与地位低下的丫鬟厮混,也不愿见贾雨村那样势力恶俗的官场中人,是其叛逆性格中最突出的表现。 B、李商隐在自我困境中徘徊,无法大声呐喊,只能把自己的千千心结,尽藏在那些呕心沥血的诗里。 C、在夏季游戏之中,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 D、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左右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明威,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早期作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而有“文学硬汉”之称的海明威表现“硬汉性格”的作品则是《老人与海》,并因这部作品于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冰山原则”。 B.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穷困潦倒。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 C.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以沉郁顿挫为主要艺术风格。因其诗歌忧国忧民和格律严整而被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登高》被誉为“七言律诗第一”。他和元稹倡导了唐代新乐府运动,明确地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与温庭筠齐名“温李”的李商隐,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因受牛李党争的影响,长期遭受排挤,潦倒终身。《锦瑟》的主题有“悼亡说”“自伤身世说”等,《马嵬》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前者多用典,后者用对比来作辛辣的讽刺,把批判的锋芒对准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到8题 诗是什么?诗是灵魂的自白,心灵的梦呓。读唐诗,我常常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个个独具匠心的生命,虽然时空相隔千载万里,他们的喜怒哀乐仍然与我同在。 唐诗是跳跃在心间的文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二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