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单项选择: 1、斯大林去世后,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是( )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B 2、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首先形成冲击的是( ) 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东欧剧变 A 3、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的后果包括( ) ①苏联的政治体制急剧变化 ②国家权力分散 ③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④苏联立即解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C 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年久日深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D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1年8月19 日, 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不到三天,他们就失败了。12月28日,‘独联体’宣布成立;1991年底,苏联解体。 ①8名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②此事件对苏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③假若没有这件事的发生,苏联会继续存在下去吗?根本原因是什么? 阻止苏联解体 加速了苏联解体 不会 苏联僵化的体制阻碍了产力的发展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尼克松 “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时的讣告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1953年斯大林逝世 一、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1894—1971)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一、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 他认为弊端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他的分析正确吗?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阅读课文P60小字部分内容) 全盘否定斯大林 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 不正确,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1、开始: 一、赫鲁晓夫改革 ①经济改革 农业: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交售定额;改组农业拖拉机站;扩大农业企业的自主权;大面积开垦荒地,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②政治改革: 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某些理论观点; 平反冤假错案; 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暗面的文学作品公开发表。 工业: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 2、措施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 一、赫鲁晓夫改革 批判个人迷信 平反冤假错案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赫鲁晓夫时代,政治气候空前宽松。 1954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8560万吨,其中来自开垦地的产量为 3720万吨,约为总产量的 43%。新垦区的谷物生产增加得尤为显著。这一年,西伯利亚西部各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一倍。哈萨克斯坦地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35%。而阿尔泰地区则几乎增加了三倍。 ——《苏联的农业(统计资料集)》第90—91页 1953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1960年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但是苏联大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玉米带”.因此,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玉米一无所获.这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的玉米的种植挤掉了其他作物,连人的口粮都受到威胁. 3、结果: (1)、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一、赫鲁晓夫改革 你怎样评价这次改革呢? 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的政治经济体制. 4、评价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