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VIP

浙江省杭州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杭州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答题前,务必先在答题纸上正确填涂班级、姓名、准考证号; 2.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第Ⅰ卷(60分) 一、(2分,每小题3分)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①人类的祖先在迁徙过程中 了漫长的岁月。 ②人类固然不希求逢到哀苦,然而为了 人生的美好,也不应该躲避痛苦。 ③老师的声音很平和,却带有一种不容 的断然压力。 ④在 的林海深处,也许生长着一些不为人类所知的稀有物种。 A.度过 领略 商榷 苍莽 B.渡过 领略 商榷 苍茫 C.度过 领会 商量 苍茫 D.渡过 领会 商量 苍莽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 B.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C.我年轻时第一次初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 D.青年人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运用比喻的手法,准确表现出诗人奇诡的想像和诗作壮阔的气势。 B.“崛起的建筑里/不溢满普通家庭的笑声/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采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变革者变革的目的和创造的意义,体现了诗人的人本精神和人道情怀。 C.“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暗含对比的手法,突出北平之大与自己涉猎之少,突出北平的丰富与博大,体现出我对北平的赞美。 D.“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引用诗句的手法,点出了人们普遍存在的“乡土情结”。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梅暗香浮动,幽幽地飘香在千年的古诗里。“ ”,我感受到你的独领风骚;“ ”,我体会到你的坚贞不渝;“ ”,我感悟到宋人的辩证思维。 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梭罗,美国作家,作品有《郊游》、《缅因森林》等。1845年春天,他在瓦尔登湖边建起了一座木屋,并在那里写下了《瓦尔登湖》一书。 B.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 C.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柳宗元以《永州八记》等典范的古文指导这场运动,韩愈还被苏轼赞为“文起八代之衰”。 D.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性恶论”,荀子认为,可以通过学习、教化来改变人性之“恶”。 9.《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A.自余为僇人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余嘉其能行古道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驾一叶之扁舟,举匏以相属;A.其皆出于此乎?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A.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5.对文中“咬文嚼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咬文嚼字的依据:研究炼字的道理。 B.咬文嚼字的态度:字字推敲的谨严, C.咬文嚼字的做法:斟酌文字的分量。 D咬文嚼字的目的:调整思想和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