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三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docVIP

浙江省温州市三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温州市三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doc

浙江省温州市三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4分) 一、(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组是( ) A.偌大(ruò) 慰藉(jí) 黏合(nián) 冯虚御风(píng) B.打夯(hāng) 蛰居(zhé) 间或(jiàn) 悄无声息(qiāo) C.嗥叫(háo) 矫饰(jiǎo) 吞噬(shì) 绿林豪客(lǜ) D.桂棹(zhào) 远阜(fù) 愀然(qiǎo) 一叶扁舟(piā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那枚硬币的边缘,也不太清晰。 B.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震,生存于永恒之中。 C.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返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D. 在“两代的矛盾”中,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燥。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西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般的 了,一切又重归于死寂。 ②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 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里,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 ③读书决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 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 ④人类的祖先在这迁徙中 了漫长的光阴。 A.消失 游荡 麻醉 度过 B.消灭 荡漾 麻痹 渡过 C.消失 荡漾 麻痹 度过 D.消灭 游荡 麻醉 渡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经过数学老师耐心的启发,他终于幡然悔悟,茅塞顿开,找到了解题的思路。 B.他们挖空心思,想用漂亮的言辞来掩盖罪恶的行径,然而,却总是欲盖弥彰,弄巧成拙。 C.北京十家大医院准备联合推出电话及网上预约挂号的消息不胫而走,两天内向有关方面问讯的人难以计数。 D.《贝多芬百年祭》观点独到,表述精彩,而且激情洋溢,所以成为流传全世界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明年春天,世界级拳王来北京作商务性角逐,此举不仅能让观众大饱眼福,还将载入历史的史册。 B.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C.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D.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 6.下列句子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万类/霜天/竞自由 7.下列文学作品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是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骆驼祥子》。 B.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文”,后人称其“韩文公”。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D.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从师学习 B.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C.而耻学于师 耻:以……为耻 D.小学而大遗 小学: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9.选出加点“而”字意义与用法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