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六套).docVIP

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六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六套) 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27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6分) ⑴《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 ⑵海客谈瀛洲, ; ,云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 ⑷苏轼在《江城子》中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诗句,在柳永的《雨霖铃》中意境与之相似的一句是“ ,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2—4题。(15分) 讳 辩 韩 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略有删节) [注]①二名不偏讳:偏,本作“徧”,都,普遍。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夫子之母名征在,言在不言征,言征不称在。”二名不偏讳讲的是避讳的一条原则,即名有两个字的可只任讳其中的一个字。 ②不讳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得罪:获罪: B.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法制:法令制度 C.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 触犯:冒犯、冲犯 D.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 凡事:不论什么事、所有的事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韩愈写《讳辩》的原因和证明李贺参加进士科举考试并不违犯“二名律”与“嫌名律”的一组是(3分) A. 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 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B. 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C.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 D. 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 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 4.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4分) 译文: ⑵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5分) 译文: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