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症”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2、熟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3、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况。
【教学方法与时数】
课堂讲授为主,发展简史中内容可安排部分自学。
(2学时)
概说:
1、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和意义: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
2、诊:
诊,是诊察,是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和过程。“诊”,《说文解字》:视也。段注《说文解字》:诊脉,视脉也,从言者,医先问后切也。验也,占也,谓可言之证。 (引自〈中华大字典〉2321页)
3、断:
断,是判断,决断。是分析、归纳、判断的方法和过程。“断”,古汉语有:分也,决也,段也,分为异段也等含义。
4、诊断:
诊断,就是通过诊察,掌握病情资料,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它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故诊断是极重要的环节。
一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法、辨证、诊法综合运用、病案)
(一) 诊法:即诊察方法。
1、首次提出“诊法”一词
《素问.脉要精微论》,其说:“诊法如何”。张景岳云:“诊,视也,察也,侯脉也。凡切脉,望色,审问病因,皆可言诊。”(《类经.脉色类》))
2、“四诊”一词
《难经.六十一难》称之为“神圣工巧”,其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只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后世称之为“四诊”较多。清.庸正元年,林之翰《四诊抉微.凡例》云:“四诊为歧黄之首务”。乾龙年间,《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开首即云:“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症状,
古代亦有称之为“病状”,“病形”,“病侯”者,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症状简称“症”,包括自觉症状(狭义的症状,如口苦,乏力等)和他觉体征(如脉滑,脉涩之类)。
(二) 诊病:亦称辨病,得出病名。
1、病名:
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概括与抽象。如牛皮癣,痢疾,肺痈,白喉,麻疹,消渴等。
病名诊断:
主要在临床各科中讨论,《中医诊断学》中只介绍疾病的命名,分类等基础知识。
举例:
A、〈肘后方〉首称“尸注”,〈本事方〉提出是“肺虫”,〈三因方〉始以“痨瘵”名。其间,“劳极”、“传尸”、“ 奄 ”、“无辜”、“伏连”、“飞尸”、“天钩”、“鬼疰”、等皆为目前的结核病。
B、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发“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提出标准中医病名930种,并有中西病名对照,非常有价值。
C、疾病命名与分类是一门未完善、且不断发展的学问。由于分类命名的依据不同,以命名规范自称的西医,也有数一千计的“综合征”名称。
(三) 辨证 (先解决几个术语问题)
1、证:
根据当代中医学的约定,证是对疾病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所做的病理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结论。证,倾向于命名应用,曰何证,用何方。
2、证候:
是证名的习惯称谓。实质上是“证的外侯”。证侯倾向于“证的表现”。
〈说文〉:候,“伺望也”。古汉语中有:“视也,占也,征兆之义。
3、证型:
常见规范、典型的证可称为证型。证型的前提是:在一个规范的病名下有几种证候类型。
4、辨证:
是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的诊断思维过程。
(四) 病案 (病历书写问题)
1、病案古称“诊籍”
是诊疗情况的书面记录。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仓公诊病“皆有诊籍”。籍,古汉语为“名册”,“书籍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25个完整的病案,病案的主要项目均有涉及。
2? 现代称为“病历”
其特点是:及时详尽,格式一致。病历的关键是:格式一致,历数无遗。古汉语:“历”为“经过,逐个,一一的”之意。〈说文〉:历,“过也,传也”。〈说文〉段注:历,犹如“明时之历”。
3、病案,后世医家又多称“医案”
医案是有评、有议、有案语的医疗文书。
参考:
病案、病历是有区别的:病案,强调“案”字,“案”字,突出心得体会和学术思想,多有“按语”、“评论”“体会”,无统一格式。病案可有七种写法:①正叙法;②倒叙法;③夹叙夹议法;④详叙法;⑤逐诊记录法;⑥中西结合叙法;⑦述误引正法。摘自郭振球主编〈中医诊断学〉187页。(湖南科技出版社版,1985年)。
病历强调诊疗经过,及时详细,记录全面,不加按语,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不强调文辞修饰
二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三个)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连属,气血流行,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