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应力施工质量常识
1.张拉前准备工作
1.1校正油表
张拉压力表选用精度为0.4级的防震压力表,读数分格为0.2MPa,最大读数为60Mpa。
张拉压力表(压浆使用的压力表)校正有效期限不得超过1月,当油压表校正时间达到1个月或施工中出现其它异常现象,均应进行校正。
1.2千斤顶与油压表的配套校正
张拉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
张拉力230吨,千斤顶张拉吨位300吨。
油泵、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校正使用。
1.3锚具的基本要求
锚具在后张梁施工中分为工作锚和工具锚。工作锚是和梁体钢绞线一起作用埋在梁体中,它起锚固钢绞线的作用。工具锚为预应力张拉工具。锚具选用的类型为:QVM锚。
1.4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验收
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预应力筋锚具、夹具,每1000套为一批,不足1000套也按一批计。
领用锚具必须记录生产厂、批号、数量及合格证编号,锚具在班组存放要挂牌管理,料库应办理领用制度 。
1.5张拉的配套设备
在后张梁张拉过程中,配套设备有:限位板、工具锚、工作锚、张拉架、张拉操作台等。后张梁张拉构造示意图如下:
1.5钢绞线的检验
1)预应力钢绞线进厂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钢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度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30吨。
2)《暂行技术条件》规定检验钢绞线4项力学性能:破段负荷、屈服负荷、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松弛率由厂家提供试验报告,施工单位做首批松弛率试验。
3)钢绞线进厂检验内容:
① 钢绞线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直径15.20mm,钢绞线截面积140mm2,允许抗拉强度为1860Mpa ,每米钢绞线理论重量1.101Kg。
② 进厂必须有产品合格证 。
③ 每盘钢绞线应捆扎结实,捆扎不少于六道应挂有一个金属标牌,其上标明:供方名称和商标,钢绞线公称直径、钢绞线强度等级和应力松驰级别、本标准号;长度、净重及出厂日期。
④ 外观检验
每盘钢绞线应由一整根钢绞线组成,如无特殊要求,每盘钢绞线的长度不小于200m。
钢绞线盘的内径不小于1000mm。
钢绞线内不应有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如无特殊规定,钢绞线的捻向为左(S)捻。 每根成品钢绞线中的钢丝不得带有任何形式的电接头。
成品钢绞线应是不松散的,表面不得带有润滑剂、油渍等降低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力的物质。
钢绞线表面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锈蚀或肉眼可见的麻坑。
⑤ 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再从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判为不合格品。松弛性能由厂方提供试验报告。
⑥ 存放:钢绞线应放置于干燥处,成捆的外圈面着地立放,不得侧置,并垫上防滚动装置。
1.6预应力损失测试
生产初期,应至少对两孔箱梁进行管道摩阻、喇叭口摩阻等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计算出实测管道摩擦系数、管道偏差系数,然后进行实际张拉力调整 。
2.张拉施工
2.1钢绞线下料、穿束
1)梁体外观尺寸符合验标要求,且梁体不允许有影响承载能力的缺陷,否则应事先修整,并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进行预应力施工 。
2)按箱梁类型确定钢绞线总根数,每个台次应该使用同一钢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的同一批钢绞线 。
3)钢绞线下料长度按照施工图要求。在标记的切割点处两头用铁线扎牢,用切割机切割,严禁用电焊条切割。钢绞线两端不得散头。
4)穿束前应检查孔道内有无杂物,可用压力水冲洗孔道杂物,再用风吹干孔道内水分。
5)穿束完毕,切口毛刺要及时清除,以便下道工序。露出梁体钢绞线长度为工作锚高、限位板高、工具锚高、过渡套长、千斤顶长度的总和。
2.2 32m直线梁(线间距4.6m)张拉顺序
2.3 预张拉
1)为防止箱梁产生初裂缝,箱梁在拆除端模后,松开内模,进行预张拉 。
2)进行预张拉时,梁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30Mpa(60%梁体设计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30MPa。
3)σ0 是张拉初应力:32m梁为20%张拉控制应力 。
4)σyj 是钢绞线极限抗拉强度,为1860MPa。
5)σcon 是控制应力:详见控制应力表 。
6)预张拉程序为:0→ σ0(量伸长量)→0.5Ryj(量伸长量)→锚固
7)张拉前使千斤顶与管道中心线相重合, 张拉顺序应严格按图纸张拉顺序要求。预张拉过程中应做好原始记录,张拉完毕应清理现场。
8)张拉采用四台YDC-300型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一束,严格按照施工图张拉束顺序进行。张拉操作应严肃认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