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耕整机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doc

复式耕整机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买文档就送您CAD图纸全套,Q号交流401339828或11970985

摘 要 为了解决传统整地机所不能完成的多项作业的问题,在研究分析传统整地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可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新型复式耕整机。复式耕整机是一种多功能的土壤耕作机械,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作业时,首先对根茬进行粉碎还田,然后对垄顶位置进行深松,其后进行镇压等多项作业,从而可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透气、透水性能,提高土壤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一次耕整地作业使田面达到待播状态,机具应用领域广泛。 关键词: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a number of operations of traditional tillage machine can finish the problem, based on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tillage machine, developed a new type of compound can be matched with a large horsepower tractor tillage machine. Combined tillage machine is a multifunctional tillage machine, and operation supporting large power tractor, first on the stubble crushing returning, and then deep loosening of the ridge top position, followed by repression and many other operations, which can break the plow pan, improve soil permeability, water permeability, improve soil resistance natural disaster ability once the tillage and soil preparation, the surface reach to broadcast state, equipment widely used. Keywords: multiple tillage machine; stubble; subsoiling;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前言 V 1开发复式耕整机的目的和意义 1 2国内外复式耕整机的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2 3总体方案的确定及主要参数的选择 4 3.1总体结构设计 4 3.2主要技术参数 5 4主要结构部件设计 6 4.1圆盘耙组件 6 4.1.1圆盘耙片的结构形式 7 4.1.2圆盘耙片的主要参数 8 4.2深松部件 10 4.2.1铲柄受力分析及校核 12 4.2.2土壤比阻的确定 13 4.2.3深松铲水平力和垂直力的测定 13 4.2.4铲柄的校核 14 4.3镇压碎土部件 15 4.3.1镇压辊宽度的确定 16 4.3.2镇压辊直径的确定 17 4.4其他部件的设计 18 4.4.1支撑轮的设计 18 4.4.2机架的设计 18 5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附录 22 前言 复式耕整机是一种由多功能的土壤耕作机械。它的耕作部件为灭茬部件,圆盘耙的切土、碎土能力强,一次耕作能够达到一般犁耙作业几次的碎土效果,耕后地表平整、松软,能满足精耕细作要求,且缩短工序间隔,有利于抢农时抗旱保墒,减少拖拉机进地次数,减轻对土壤压实,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作业成本,减少机具投资,提高机具利用率,加之近年来国内还田技术和免耕少耕技术的推广应用,复式耕整机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拖拉机的主要配套机具之一。 到目前为止,复式耕整机产品在理论上可以配套58.8-73.5kw的拖拉机,但实际上因受传动系统强度及结构尺寸、机架结构强度的限制,配套合理范围仅达;耕深亦局限在旱耕12-16cm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市场需要,有些企业试图开发大型耕机,但因水平有限,仅采用原有产品外延放大和堆砌材料的方法,没有着重结构的改进和参数的优化,因而走了弯路。因此,现有产品在品种上尚有大型和深耕型的。随着水稻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水田耕整用宽幅高速型成为发展方。水田土壤含水率高,抗剪切、抗压强度特别低,附着力、外摩擦力也接近为零,切土部件与土壤之间存在润滑水膜。因此,大块水田使用大型拖拉机旋耕机组水耕时,为充分发挥其功率,实现高效率、高效益,需要工作幅宽3m以上的宽幅旋耕机。但宽幅又受到道路行驶和入库停机不便的制约解决途径有二:一是采用宽度伸缩或折叠式结构;二是采用适中的幅宽,提高作业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