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资源环境信息系统(GIS07).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资源环境信息系统(GIS07)

第七章 环境污染模拟与预测GIS 环境污染模拟与预测 GIS环境下模型空间离散技术 大气污染扩散模拟GIS 水体污染扩散模拟GIS 7.4 水体污染扩散模拟GIS 水环境模型及其GIS表达 GIS与一维水体污染扩散模型的集成 GIS与二维水体污染扩散模型的集成 7.4.1 水环境模型及其GIS表达 水环境模型成为解决各类复杂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有力工具。 GIS为水环境模型提供数据输入和数据管理功能。 GIS可以通过可视化功能将结果直观地表达出来。 7.4.1 水环境模型及其GIS表达 水质模型是一个用于描述污染物质在水环境中的混合、迁移过程的数学方程或方程组。反映污染物数量与水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水质评价、预测和环境影响分析提供基础的量化依据。 建立水质模型,首先要针对所研究污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变量,明确这些变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变量相互作用的实质;然后用数学方程或方程组予以描述,建立模型,利用数学方法求解;最终与实际资料对比、验证,修改、提炼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 水质模型的分类 以管理和规划为目的,分为四类。 河流水质模型 河口水质模型 湖泊(水库)水质模型 地下水水质模型。 水质模型的分类 根据水体的水力学和排放条件是否随时间变化 。 稳态模型:用于模拟水质的物理、化学和水力学过程。 非稳态的模型:用于计算径流、暴雨过程中水质的瞬时变化。 水质模型的分类 根据研究水质维度分为四类。 零维水质模型:为对于流量的加权平均,常用作其他维度模型的初始值和估算值。 一维水质模型:主要研究污染物浓度沿程变化及断面上随时间的变化。 二维水质模型 三维水质模型:能精确反映水质变化,但是受到紊流理论研究的局限 。 水质模型的建模 (1)模型概化 针对所研究污染的性质选择关心的变量,明确这些变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保证能够反映实际状况的同时,力求所建模型尽可能简单。 (2)模型性质研究 对模型的稳定性、平衡性以及灵敏性进行研究。其中稳定性是指模型是否能够收敛,而灵敏性是指当模型中参数变化时,其结果产生的差别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 水质模型的建模 (3)参数估计 对于模型中的一些需要通过实验或者实测数据进行确定的参数,要考虑实测资料能否全面、正确反映参数值,这些实测数据是否齐全,是否容易得到,对于无法通过实测数据反算的参数,需要重新设立参数,或者寻找其间接依赖关系。参数估计是水质模型中重要的一环。 (4)模型验证 若只用一套数据确定模型,则该模型不能具有预测功能,因此,需要用另一套或者几套实测数据来验证所建模型。如果检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则该模型具有预测功能,否则需要重新返回到第三步,调整参数。 水质模型的建模 (5)模型应用 这也是建立模型的目的。可以用所建模型,对研究区域及其类似区域的污染进行模拟和预测,以控制水质,防止污染。如果所建模型被实际数据证明是正确的,则说明水质模型是实用的。反之,需要修改模型,以便解决问题。 7.4 水体污染扩散模拟GIS 水环境模型及其GIS表达 GIS与一维水体污染扩散模型的集成 GIS与二维水体污染扩散模型的集成 WebGIS与一维水质模型的集成 多层C/S结构WebGIS的模型 河段空间数据自动重采样 河流水质采样 (1)取样断面的布设    在调查范围的两端、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水域、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取样断面。还应适当考虑拟进行水质预测的地点。    在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2)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 ①断面上取样垂线的确定。断面上取样垂线设置的主要依据为河宽。当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列方法布设取样垂线。 ★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大河、中河:河宽小于50m者,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垂线应设在明显水流处),共设两条取样垂线;河宽大于50m者,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特大河(例如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松花江、海河等):由于河流较宽,取样断面上的取样垂线数应适当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有排污口的一侧可以多一些。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 ②垂线上取样点的确定。垂线上取样点设置的主要依据为水深。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在水面下0.5m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m时,只在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