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洞子沟矿区探采方案设计
洞子沟矿区探采方案设计
一、概况
(一)地质
矿区位于河北省北部中低山—低山过度区,以南北、东西向山脊为分水岭,以分水岭为边界构成了较完整的地质单元,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标高600-700米,矿区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地形复杂,多深沟河谷,相比标高300米左右,中低山沟谷发育,以侵蚀切割为主,沟谷呈“v”字型,山脉呈东西向展布。
该矿区主要分布中元古界长城系砂岩、页岩及白云岩地层,含不同程度的基岩裂隙水。基岩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故基岩分布区富水性较弱,矿区中部沿询河河谷近南北向分布有黄崖关—兴隆大断裂破碎带,富水性较强,沿断裂有不少的泉眼分布。矿区中部为询河上游,是由北向南的季节性流水河谷,河床宽20—30米,只在7—9月份雨季期间形成水流。
(二)矿体
矿体赋存在中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石英砂岩中,受层间滑脱,层间破碎带控制,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延长、延伸、厚度、品位均比较稳定。
矿体中的主要矿物有黝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锑银矿、银金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矿物。
洞子沟矿区目前共发现6条矿体,自下而上分别为1、2、2-1、3、4、5号矿体,矿体赋存在轴向近东西的宽缓短轴的背斜中,南翼矿体南倾,北翼矿体北倾,倾角10°-35°,一般25°左右,有波状起伏,东西两侧均向下倾伏,侧伏角20°左右,型似穹隆,在褶皱顶部、褶皱转弯处及倾伏端矿体变厚(局部达3-4米),品位变富(银品位可达数千克/吨)。
1、1号矿体长200m,宽450m,平均厚1.74m,由1个钻孔和地表露头系统取样控制,地表品位较高,钻孔品位较低,平均品位Ag301g/t,Gu0.34%,Au0.96g/t。
2、2号矿体控制长600m,控制宽800m,平均厚0.83m,由10个钻孔和几条坑道控制,平均品位Ag167g/t,Gu0.99%,Au0.46g/t。
3、2-1号矿体位于背斜南翼,控制长220m,控制宽360m,平均厚0.87m,是目前矿山的主要开采对象,平均品位Ag228g/t,Gu1.02%,Au0.63g/t。
4、3号矿体位于背斜北翼,控制长500m,控制宽320m,平均厚0.79m,是目前矿山的主要开采对象,平均品位Ag226g/t,Gu0.90%,Au0.85g/t。
5、4号矿体位于背斜北翼,控制长240m,控制宽260m,平均厚0.80m,平均品位Ag237g/t,Gu0.78%,Au1.23g/t。
6、5号矿体位于背斜北翼,控制长230m,控制宽260m,平均厚0.75m,平均品位Ag168g/t,Gu0.36%,Au0.86/t。
这几层矿体基本相互平行,垂直相距10-100m不等,局部变化较大。
西满子矿段2条矿体,呈层状、脉状、透镜状和扁豆状且层状矿体是目前的主要开采对象,矿体有膨胀收缩现象,受断层破碎带控制,倾角60°左右。
7、①号矿体600m,宽﹥200m,由三层坑道和斜井控制。平均品位Ag289g/t、Cu0.56%、Au1.18g/t。
8、②号矿体长200m,平均厚0.95m,地表有露头,深部未控制。平均品位Ag96g/t、Cu0.55%、Au0.15g/t。
(三)开采条件及现状
洞子沟银铜矿属于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矿床,矿体围岩为薄层砂岩、泥质粉砂岩,矿体产状稳定,晚期构造破坏作用不大,矿体破碎程度较低,顶底板围岩为不同程度硅化的变质石英砂岩,岩石致密坚因硬,抗压强度大,矿石不结块,不自燃,因此矿体及围岩岩石较稳固且均在稳固的缓倾斜(倾角在10°-30°)状态下,稳地性较好,开采技术条件较为简单。
目前从兴隆银矿收购的该矿区中洞子沟、西满子、董家店三个矿段8条矿体分析。洞子沟矿段1、2-1号矿体和西满子矿段①、②矿体未出露于地表,控制程度非常低,必须加大探矿力度,提高储量级别,为下一步的探采提供依据,本次的方案设计未考虑,而只是对洞子沟矿段控制程度较高的2、3、4、5号矿体提出方案设计论证。由于该矿段2、3号矿体自1992年始已进行开采,已消耗的地质储量约30万吨(包括开采储量和损失储量),为满足公司的发展目标需要,现重新对已控制储量的剩余部分进行规划,以达到加强备采储量的要求。
二、探采方案分析
根据已控制的矿体及矿区地质情况分析认为,矿体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都有一定的延伸,特别是2、3号矿体储量的前景非常乐观。另外,在深部可能存在相同规模甚至更大规模的矿体。就当前的生产而言,已有的生产系统已不能满足公司的生产要求。为了尽快开发2、3号矿体的资源,结合2号矿体和3号矿体之间隔一条河流情况,开拓系统采用斜井加平硐并分别进行设计,以尽快满足生产需要。因2、3号矿体的矿体储量和控制边界不明确,此次开拓布置的斜井有些要兼探矿作用。
(一)、2号矿体开拓方案
2号矿体主要位于矿体的北段,从地表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