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楚文化与酒-武汉博物馆
楚文化与酒
刘玉堂 肖洋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7)
摘 要:楚国的苞茅缩酒仪式在祭祀活动中具有神圣的意义,楚国进贡的苞茅在周王朝的祭祀典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酒文化渲染了《楚辞》的浪漫主义色彩,进一步烘托了《楚辞》的神韵;楚系墓葬中出土的美不胜收的酒器,折射出先秦时期荆楚大地上酒文化的淳厚绵长;脍炙人口的楚人酒宴典故,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关键词:楚文化 苞茅缩酒 楚辞 酒器 酒宴
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酒文化则是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酒文化不仅凸现了楚文化灵动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而且透露出楚文化鲜活而浓郁的生活气息。无论是苞茅缩酒的神圣仪式和《楚辞》中对酒文化的渲染,还是楚系墓葬中出土的美不胜收的酒器和文献中关于楚人酒宴典故的记载,无不反映出楚文化与酒的不解之缘。
一、楚人祭祀与苞茅缩酒
苞茅缩酒是楚国重要的祭祀仪式,也是中华民族祭祀文化和酒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古人心目中,三脊之茅具有特殊的神圣意义。《史记?封禅书》:“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裴骃《集解》:“孟康曰‘所谓灵茅也 。’”在上古时代,江淮流域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用茅来过滤酒,以增加酒的灵性和提高酒的品质。《周礼?天官?甸师》:“祭祀,共萧茅,共野果蓏之荐。”郑玄注曰:“郑大夫云:‘萧字或为莤,莤读为缩。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去,若神饮之,故谓之缩。缩,浚也。故齐桓公责楚不贡苞茅,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缩酒方法应是以成束的茅草过滤酒中的酒糟,使酒成为飨神的清酒。苞茅缩酒在祭祀活动中具有神圣的意义,象征着神灵饮酒。荆楚地区盛产苞茅,因此,《禹贡》中就有中原王朝命令荆楚地区进贡苞茅的记载。《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孔安国注曰:“匦,匣也。菁以为菹,茅以缩酒 。”《本草纲目》草部白茅:“香茅一名菁茅,一名琼茅,生湖南及江淮间,叶有三脊,其气香芬,可以包藉及缩酒,《禹贡》所谓苞匦菁茅是也 。”楚王族氏“熊”,金文作“酓”,上似一人或神,下为酒(酉),合之则为人(神)饮酒状。由此可见缩酒仪式之古老与神圣。楚成王十六年(公元前656年),齐国以楚国没有向周天子进贡苞茅为由,出兵讨伐楚国。《左传·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杜预注曰:“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以酒为缩酒 。”其它文献也有类似记载。《春秋谷梁传·僖公四年》:“屈完曰:‘大国之以兵向楚,何也?’桓公曰:‘昭王南征不反,菁茅之贡不至,故周室不祭。’屈完曰:‘菁茅之贡不至,则诺。昭王南征不反,我将问诸江。’”范宁注曰:“菁茅,香草,所以缩酒,楚之职贡 。”由此可见,在周王朝每年举行的各种祭祀典礼中,楚国进贡的苞茅成为必不可少的物品,其在祭祀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苞茅缩酒”也是楚人重要的祭神仪式,惜文献对此语焉不详,幸有故楚地民俗孑遗,使我们得以了解这一古老而神圣的仪式。端公舞是流传于今湖北南漳、保康、谷城一带的民间祭祀舞蹈,它是楚国祭祀文化的“活化石”,起源于楚国的巫舞,“苞茅缩酒”的仪式至今仍保存于鄂西北端公舞之中,且在故楚地湘鄂西的苗寨也有变异的缩酒遗俗存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韩国江陵端午祭巫祭中酿制神酒的仪式几乎是楚俗“苞茅缩酒”的翻版。其方法是,制作神酒时,先将菁茅、酒曲和米饭搅拌在一起,使米饭发酵成酒,然后主持用菁茅过滤掉酒糟,把酒浆装进大瓦缸,沾过灵茅的酒成为神酒,最后将神酒装进小土陶瓶子里,在瓶口系上一束茅草,以备用于祭奠山神、城隍等巫祝祭祀 。由此可见,“苞茅缩酒”至今仍在海内外某些地区流传并产生着持久的影响,而其主要的贡献则来自楚文化。
二、《楚辞》中的酒文化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浪漫主义是《楚辞》的灵魂。酒文化渲染了《楚辞》的浪漫主义色彩,烘托出《楚辞》中绚丽的词藻、神奇的幻想和空灵的意韵。
《九歌》反映了楚地独具特色的祭祀乐舞艺术,其中就有不少关于酒的描写。《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曰:“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浆,以椒置浆中也。言己供待弥敬,乃以蕙草蒸肴,芳兰为藉,进桂酒椒浆,以备五味也 。”《楚辞?九歌?东君》:“操余弧兮反
文档评论(0)